去南沙港探路自动化!“超级冰箱”护航重点水果进口
从位于南沙的广州港指控大厦俯瞰,颜色各异的集装箱堆满了整个南沙港四期码头岸线,船只在岸边等待装卸货。仔细看,你还能看到橘色的无人驾驶小车穿梭在集装箱中,可以精准地到达每个作业箱区。南沙港展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全球首创的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在满载工况下作业时长能达到4个小时。
IGV小车的运用,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坚持智慧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11月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团走进位于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了解南沙四期码头自动化建设和业务模式创新成果。
2022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印发,“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自《南沙方案》发布以来,广州港南沙港区紧抓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建设。
当年7月,南沙四期码头正式投入运行,港区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有4个10万吨级海轮泊位及配套集装箱驳船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为490万标箱。运行近一年后,集装箱测试吞吐量达92万标箱,南沙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稳步提升至2400万标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李树沛表示,整个南沙港区的建设规划,在业务层面上,推动周边产业集聚,有利于南沙港区发挥其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的辐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有了南沙一、二、三期的码头运营经验,使他们对于后续的自动化码头建设有了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
李树沛透露:“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全球最大的平行布局全自动化码头,堆场平行布局是它和其他自动化码头区别最大的地方,如果这套方案实践成功,也能够很好地复制到南沙一、二、三期传统码头的自动化改造上。”
“相比于深圳盐田港主打欧美市场的航线,南沙港在非洲、东南亚等航线的开行上更有优势。”广州港股份生产业务部集装箱运营中心市场营销总监王沙灵介绍,广州港也在南沙针对特色产品进行了模式的创新,例如,南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车厘子、鲜榴莲海运进口口岸,去年10月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冷链项目正式启用,支持全球冷链业务营销和货源引进,推动重点水果品类进口业务向南沙港区集聚。
文 | 记者 黄婷图 | 记者 刘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睿智
校对 | 周勇
编辑:陈睿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