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爱羊城 > 热点资讯 > 粤港澳大湾区 >  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大楼 总投资5.06亿元

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大楼 总投资5.06亿元

发表时间:2023-03-30 10:17:37  来源:网友上传推荐好文章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次   【】【】【
3月29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大楼启用仪式暨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当天还举办了龙岗区人民医院第二届院士高峰论坛。

3月29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大楼启用仪式暨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当天还举办了龙岗区人民医院第二届院士高峰论坛。

健康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系民生

仪式上,一把象征着健康希望的钥匙由龙岗区建筑工务署署长张颖辉交到了龙岗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绍娟的手上,众人齐力推动手里的推杆,金沙缓缓落下,一行金色大字凸显,标志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大楼正式启用。

深圳市政府朱武副秘书长致辞,他表示,此次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大楼的启用,正是龙岗区委区政府关注民生、建设卫生事业的有力举措,将为龙岗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的健康就医体验。

据悉,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大楼(以下简称“健康大楼”)主体于2018年8月开工,总投资5.06亿元,总建筑面积60842.56平方米,主体地上20层,地下3层。经过4年建设,2021年9月主体结构顺利封顶,2022年12月大楼建设如期完工。投入使用后,全院可开放床位将达1200张,增加停车位300个,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健康大楼主要设健康管理中心、国际医疗部、中西医结合康复科病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多学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多功能教学中心、智慧型学生公寓等,引入国际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以及先进的健康管理中心管理体系。

其中健康管理中心设置体检一部、体检二部(含特需诊室),应用智能化数字网络采集系统,集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诊疗服务为一体;除了常规健康管理,还将进一步扩大职业健康管理项目和高端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高品质一站式体检及诊疗服务,日均接待量可达到1000人次。

国际医疗部将开设国际医疗门诊部,借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的平台,引进香港等地区的国际化医疗人才,探索与国际医疗保险公司及国际高端医疗名诊所合作,做好国际医疗门诊部运营,探索跨境医疗服务新模式。

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于近期获批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定向支持项目,是深圳市“十佳康复医疗机构”,以危重疑难病康复、神经康复、中医特色康复为核心技术,病区搬迁至健康大楼后,将建设国内领先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康复中心,设置床位100张,着力建设深圳东部地区最大的康复医学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管理和康复保健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医院承担学院临床、科研、教学等的主体任务。健康大楼设置的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多学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多功能教学中心和智慧型学生公寓,将为医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科研、生活环境,有效缓解医院原有医学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为医学院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健康大楼的正式启用,是龙岗区民生领域的又一喜事。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绍娟表示,医院将按照“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才”的发展理念,打造更高标准的规范化诊疗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急危重症救治服务、开展更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研究,齐心协力打响医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努力建设成为高质量、整合型、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

建院30周年,从门诊部到三甲医院

1993年,龙岗正式建区。为保障各行各业建设者的身心健康和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经区编委批准成立。历时2年的筹备,医院南联门诊部正式开业。龙岗老街榕树头不到20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就是医院最初的雏形。

从1993年到2002年,医院经历拓荒建设、艰苦奋斗的时期,相继完成建院决策、立项、选址、设计、基建,门诊、医技综合大楼落成并交付使用,爱心路院址于2002年正式开业。2011年,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住院大楼启用。同年,承担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近6万余工作人员的医疗保健任务。2012年,医院成功纳入三级综合医院管理。

2015年以来,以“学科群建设带动整体学科发展”的理念,建立了南方医院深圳消化病诊疗中心、南方医院深圳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颈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创伤中心(交通创伤中心)等中心,以系统化诊疗为特点的整合式医疗模式,全面提升整体诊疗服务能力,为龙岗区及周边群众的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通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重点打造“六大中心”、一个省级特色专科、一个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一个深圳市中医重点培育专科、四个区重点学科,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带动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持续深化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推动医护融合及协同发展,持续开展多种护理精益管理活动,在国家级、省级医院护理比赛荣获多个奖项,成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教育基地。引入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医用SPD系统,完成网络安全等保三级建设、智慧医院建设,上线互联网医院。牵头成立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整合区三院、区四院及所属39家社康中心医疗资源;组建医疗联合体,覆盖龙岗中心城片区42家民营医疗机构,构建顺畅的分级诊疗体系,大力推动“医防融合”、双向转诊。

2016年,医院启动创三甲,2021年5月,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1年12月,正式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已然成为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共建“聚集诱导发光临床转化研究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消化疾病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

院士高峰论坛,NIHSS评分中文新译本发布

为充分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凝聚共识,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当天还举办了龙岗区人民医院第二届院士高峰论坛,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深圳大学姜保国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胡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庆蕾教授等多位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前来交流分享。论坛同时进行了线上现场直播。

马丁院士分享了他关于《现代医学研究与转化医学》的思考,姜保国院士提出了《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任务与使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创院院长郑仲煊院士带来了《人工智能与医疗保健:围手术期和重症监护医学》的前沿报告。此外,胡承教授带来主题为《糖尿病遗传:从易感到机制》的讲座,高庆蕾教授分享了《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全新检测技术成长》。

论坛最后,举行了NIHSS评分中文新译本发布仪式。该新译本由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任传成主任团队完成。NIHSS是国际上通用的脑卒中评判标准,贯穿于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等全过程,是脑卒中领域的基石性标准。因此其中文译本的准确与完整就显得极为重要,任传成教授在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英文素养基础上,带领团队对照NIHSS网站原文和英文经典文献,对NIHSS评分进行专业化的翻译,形成了新译本。该新译本的正式发布,将有助于促进脑卒中评分的完善及提高国内脑卒中领域的诊疗质量,对国内脑卒中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采写 南都记者李榕 通讯员龙小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为您带来的“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大楼 总投资5.06亿元”全部内容,更多敬请关注爱羊城(公益网站)!
说明:网友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爱羊城系信息发布平台,爱羊城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