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三年交通拥堵点总量基本不变
广州近三年交通拥堵点基本维持在51个,但分布点有从环城内向环城外转移的趋势。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今日,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发布,对广州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空间拓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
年报主要内容为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对“十三五”期间的广州交通发展和2020年交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回顾与分析。
年报显示,广州城区通勤半径31公里,平均通勤距离8.7公里、时耗38分钟,45分钟通勤比重达到79%,均位居国内超大城市前列。
广州市核心区道路车速分布。
近5年新增轨道线路实现了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第一圈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覆盖率达到61%,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分别为31%和16%。人口平均密度在3.5万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区域,发展相对成熟、交通需求较强,路网密度基本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体现了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布局、人口集聚的重要支撑作用。
2020年全市小汽车保有量248万辆,小汽车出行占机动化比例从36%上升到45.5%,但车辆载客率增加21%,出行距离下降13%,核心区晚高峰干道平均车速仍保持22.8公里/小时,道路交通运作保持平稳。
2020年,广州地铁新开通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滘心),运营线路14条,通车里程531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地铁站点数238座,全市地铁站点800米人口覆盖率达到32.6%,中心城区达到47%。地铁日均服务人次达到434万人次,首次高于常规公交(330万人次)。
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414万人次,同比下降26.6%。地铁日均客运量659万人次,有轨电车日均客运量1.02万人次,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372万人次,辅助公交(含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水上巴士)日均客运量为382万人次。
2020年下半年广州主城区常发性拥堵点分布图。
近三年交通拥堵点基本维持在51个,但分布点有从环城内向环城外转移的趋势。持续开展交通拥堵微循环改造初见成效,环城内拥堵点从38个下降到32个,但环城外拥堵点从15个增至19个,施工引起的拥堵点从8%增加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