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修订《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可酌情实施"弹性入学"
能否适当放开广东省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今年广东省两会,省政协常委、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带来了这样一份提案。近日,省教育厅答复称,目前还不具备适当放开小学入学年龄的条件,仍将维持现有政策不变。今年拟修订《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包括入学年龄等都会征求各地意见,并会酌情考虑实施弹性入学的具体办法。
现行规定:年满六周岁应当入学,但未给出“下限”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但这份《关于适当放宽我省义务教育入学年龄的提案》指出,上述强制性规定是要求年满6周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却并没有规定,6岁以下不可以入学。
早在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7〕1号)中就明确规定,“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不仅如此,已经有省份开始了入学年龄弹性化制度的尝试。如安徽省教育厅印发的《安徽省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皖教基〔2018〕9号),就明确指出:“原则上小学入学年龄为当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在学校有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是截至当年12月31日之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江苏、河南、重庆等地的教育部门也有相关政策做法。
代表委员建议:让入学年龄有弹性,能缓解家长焦虑
“其实现在的儿童生理、心理发育普遍提前,尽管未满6周岁,但在智力上接受义务教育已不存在任何障碍。”提案执笔人、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山市第一中学教师华琳认为,适当放宽小学入学年龄界限,使之更具有弹性,有利于回应家长诉求,缓解焦虑,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社会不良现象。
不仅如此,适当放宽入学年龄还有利于增加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刘思德表示,学位不足是当前各地限制6岁以下儿童入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适当放宽小学入学年龄界限,固然会使义务教育的学位凸显紧张,但也可以倒逼各地政府增加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学位短缺问题。
省教育厅答复:暂不具备放开条件,酌情考虑“弹性入学”
省教育厅回复称,目前广东省还不具备适当放开小学入学年龄的条件,仍将维持现有政策不变。该回复还透露,今年广东省拟修订《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包括入学年龄等都会征求各地意见。接下来,省教育厅将从实际出发并结合我省学位需求和供给的情况,本着适应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原则,联合统计、公安、卫健委、住建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研判,积极稳妥进行探索,科学合理确定小学入学年龄界限及酌情考虑实施弹性入学的具体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