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10日开幕 湾区新赛道广州加速跑
6月10日至12日,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举行。届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生物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行业精英将云集广州,结合国际、国内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广东省、广州市生物产业特色,碰撞智慧、凝聚共识,共谋生物产业发展大计。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生物产业正加速形成,并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医药产业更是被誉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皇冠上的宝石”。在全国各地竞相“夺宝”的路上,广州凭借广袤的市场、成熟的产业配套和国际化的政策制度环境,跑出生物产业发展“加速度”。
“百济神州进驻广州,用一句英文来说就是All in,所有的牌都压上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王晓东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媒体频繁引用的“金句”。继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后,今年年初,百济神州继续“加码”,其第二个研发中心也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动工。
国际龙头企业集聚,创新产业链日益完备,广州生物产业的“磁场效应”也逐渐凸显。有关规划纲要发布后,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将通过充分发挥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强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湾区领跑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为细胞“做手术”?这听起来难以实现,却可能是抗癌治疗的关键一步。
今年3月21日,香雪制药自主研发的基于第三代TCR—T技术、名为“TAEST16001注射液”的抗癌新药获得国内首个TCR—T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许可,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也成为国内首次将TCR—T免疫细胞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的企业。
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懿介绍道,TCR—T免疫细胞治疗的原理,就是通过抽取癌症病人的血液,为T细胞做“改造手术”,提高这些T细胞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为病人做手术就需要严苛的环境,为细胞‘做手术’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广州,诸如此类“全国首创”的技术突破并不在少数。去年底,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康立明生物”)自主研发的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正式上市,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粪便DNA肠癌检测产品。
康立明生物创始人邹鸿志独创的“大肠癌无创筛查技术”让人们在免除检测痛感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化验的准确率。在此之前,筛查肠癌通常只有两种方式:准确率高但体验感差的肠镜检查;操作方便但准确率低的粪便潜血方法。
“我们通过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成分,来判断受检者是否有可能患有大肠癌或者癌前腺瘤。”邹鸿志谈到,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化验粪便中的DNA,判断肿瘤细胞的存在情况。这并非易事,因为粪便中99.99%的DNA来源于食物和细菌,仅有0.01%的DNA源于大肠上皮和肿瘤细胞。
在邹鸿志的带领下,团队自主研发出“粪便核酸磁珠高效率捕获技术”和高灵敏度的“qMSP技术”。由此,他们可以捕获并放大粪便样本中人类目标DNA片段的信号,从而成功破解了检测难题。邹鸿志透露,产品上市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覆盖了全国多家三甲医院。
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科研力量的集聚,“技术创新”成为了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共同追求。各单位主体之间,开展了科技合作的良性互动,并推动了产业进步,这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优质资源落户广州。
“我们与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展开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我预测今后这类合作会越来越多。”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制药负责人刘建博士举例:“百济神州要做大型的生产,细胞营养液如何做?工艺应该如何去改变?这必然会带来一种技术创新的集聚效应。产业的更新换代往往由此而生。”
?资源流动
高端生产要素汇聚广州
去年末,广州生物产业版图再添一员“猛将”:瑞士制药巨头、全球最大的生物药物生产企业龙沙集团(Lonza)与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签署合作备忘录,该企业将进驻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GE生物科技园,投资运营生物医药桥接式生产项目。
自2007年获批成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广州市生物产业一直快速成长壮大。12年的时间,广州厚积薄发,迎来了生物产业的“爆发期”。
从GE生物科技园到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领衔的诺诚建华到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近年来,一大批全球顶尖生物产业企业及研究机构纷纷落户广州,逐渐形成完整的生物产业成长链条。
这些国际生物产业龙头企业为何而来?广州有着自己的底气。
当前,广州聚焦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高新技术应用广泛,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研发机构方面,已建成生物领域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13家、专业孵化器13个,各级重点实验室153家,组建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广东省首个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华南第一家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较完整、高端化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发展体系。
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为广州生物产业抢占全球同行业的制高点创造了更为优质的环境。以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集聚区为核心,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然“全面开花”,向全球生物产业抛出“绣球”,全力引进具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和项目。
有关规划纲要发布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全面提速,资源要素的流动更加畅顺。作为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在引领生物产业加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耀铭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集聚了非常多的医疗资源,除了有很多医学院校之外,还有一大批优质的医院以及生物医药企业。“这些都是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底气。”
在他看来,广州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基础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差异化优势,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理事长裴钢认为,广州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新药研制等方面形成政策高地,同时也要形成人才高地,吸引国内外与生物医药有关的学者、企业都到广州来作贡献。“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要有完整的一个‘生态系统’。广州是有条件、有能力做好的,我相信也是能做好的。”
?布局未来
千亿产业迈入“新赛道”
“广州医疗资源丰富,是华南医疗重镇,各大高校尤其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为我们技术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广州的创业环境优越,社会风气包容开放,政府办事效率高,不需要太多繁文缛节。”早年在海外已经取得了事业成就的邹鸿志,感慨于广州对创业者的帮助。
这片生物产业的“创新热土”,正在全球生物版图中闪耀着亮眼光芒。《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州力争实现生物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增加值达10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实现800亿元,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绿色发展、实现高端就业的重要支撑。
迈向千亿产业“新赛道”,广州已经蓄势待发。从引进枢纽型产业项目到培育本土创新企业,从搭建国际创新平台再到构建政企学研金一体化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一条由广州走出的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去年三月,《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与全市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简称《若干规定》)先后出台,以集中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重镇。
《若干规定》中不仅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支持,同时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扶持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项目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对于不少创新型企业面临的用地困难问题,《若干规定》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广州建设生产厂房和办公用房,并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实行工业用地先租赁后出让、弹性年期出让制度。对特别重大项目,还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确定优惠地价。
社会资本也是广州关注的对象。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有能量飞得更高、更远。对此,广州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发展,为创新型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在《广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中明确,到2020年广州争取将50亿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架构引导放大至200亿元以上,带动超过10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企业孵化。
“我们在管理着的200多亿美元资金当中,将拿出20%去投生命科学领域。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投资生命科学?因为我们深刻感觉到,生命科学将会像15年前的互联网行业一样,掀起产业革命。”IDG资本合伙人杨飞在去年6月举行的官洲生命科学圆桌会上表示。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风口”,广州谋定而后动,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和医疗资源集聚优势,支撑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与香港、澳门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创新合作再上新水平,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
生物企业看广州:
情结之地 机遇之都 兴业之城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汉雨生:“燃石与广州有着深厚感情”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汉雨生表示,公司初创团队在选择创业地点时,就看到了广州政府的创新与开放,“在双方的配合下,我们也获得了在广州开办临检所的资质。”
此外,在选址时,汉雨生提到,广州国际生物岛的硬件环境是他们考察过的所有园区中最令人满意的。从环境、楼层的高度到面积,都非常适合做实验室。“燃石的第一个实验室就是在广州生物岛成长起来的,我们与广州的感情非常深厚。”
●广东盛泽康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静峰:“广州的务实令创业者感叹!”
“我是地道的广州人,回国创业落地广州除了家乡情结,更多的是真切感受到了广州是片创业的乐土。”广东盛泽康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静峰认为生物医药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为了吸纳人才,广州政府真的很拼。我记得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领导曾带队到美国考察招揽人才,我还帮助在美国牵线安排了几个生物医药的创业者做对接。”
近几年,广州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生物岛汇聚了大批企业,吸引了众多人才落户。对此,黄静峰深有感触:“得益于广州良好的产业环境,领先的创业政策,盛泽康华成长的速度让我的不少同行朋友都很感叹广州的务实,我已经介绍好几个创业者朋友落地广州,其中一个做眼药研发的项目甚至在美国都做完了二期临床,大家都发展得非常不错。”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华:“没有广州的支持,我们可能走不到今天”
对于企业在广州的成长,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华尤其强调了在广州享受到的政策支持。“没有广州市政府的帮助支持,我们企业很可能走不到今天。”
他表示,有时企业处于发展的临界点时,或许只需外力“拉一拉”“推一推”就能渡过难关。“这个时候,别人给我们20万元的支持,可能比企业发展壮大后的200万元还顶用。幸运的是,洁特生物在创办初期的2002年、2003年,分别从广州的政府部门得到了20万和30万元的资金扶持。”他回忆道,当年企业只有12个员工,那时的这笔钱犹如雪中送炭,为企业渡过难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袁建华注意到,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特别是广州市对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如今,我们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可以以百万元计算,这有效地支持了我们的科研工作。”
●CVC威凯副总经理杨郁:“在大湾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机遇”
CVC威凯是一家专注于认证评价、检验检测业务的独立第三方质量技术服务机构。CVC威凯副总经理杨郁表示,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了对生物医疗以及食品、环境、工业等领域产品质量把控,检测覆盖领域持续扩大,检测项目也不断细化,检测行业持续高速发展。“CVC威凯从最初的家电、信息技术设备等领域的检测一路拓展到生物医药、微生物等领域的检测,就是国家政策引导下企业的成长轨迹。”
2018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前的7个增加到9个,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服务成为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杨郁认为,当下,随着有关规划纲要的出炉,不管是广州的生物医疗产业,还是产业链上相关联的企业,比如做认证检测的CVC威凯,都能够强烈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机遇,在技术合作、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企业成长和行业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我们将会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做大做强认证检测行业。”
■链接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概况
当前,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当前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朝阳产业,对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健康、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积极推动我国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自2007年起,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多部委支持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十几家国家级学/协/商会,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举办中国生物产业大会。
大会以全面推动中国生物产业发展为使命,致力于宣传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切磋,有效连接政、产、学、研、资、商等各个环节,培育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生物产业加速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已经分别在石家庄、长沙、长春、济南、深圳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大会,已成为全社会了解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产学研沟通、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广州继成功举办第十届大会后,又将再度作为第十二届大会承办城市。
经过十一届的发展,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前瞻的观察、务实的操作、反映行业最新趋势与动向的内容设计、丰富的专业活动,形成了生物产业的重要企业及科技创新机构全面展示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最佳平台。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大会的举办促进了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与生物企业的合作,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加速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高福认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的机制促进了国内外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密切交流,从而推动了成果转化以及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会还加强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整合资源集约发展,促进了产业界与科技界的联系。”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数据
●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约10%
●打造了以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集聚区为核心,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已建成生物领域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13家、专业孵化器13个,各级重点实验室153家、工程技术中心115家、企业技术中心51家
●全市现有生物医药企业超过4000家,现有生物医药上市企业36家,总市值超过1200亿元,位全国第四;现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
●集中了35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4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组建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广东省首个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华南第一家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