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厅:今年年底计划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云浮罗定48天两次被淹,县域防洪能力如何提升?11月7日,广东省水利厅上线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民声热线》栏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介绍了广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展情况。
广东将开展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
广东云浮罗定江流域是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区域之一 。在最近9月到10月短短的48天内,罗定市曾遭受两次洪水灾害。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陈仁著及云浮市、罗定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的解释,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两次水灾发生前的降雨强度非常大,均为超百年一遇;二是当地防洪减排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如局部河段堤防没有完全闭合,规划的排涝站没有建设完成等。
对于第二个方面的原因,罗定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地方资金不足,资金缺口比较大导致的,后续将会尽可能争取中央和省以及地市的支持,想办法把它完善好。
那如何提高类似罗定江流域这种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扎实推进县域防洪防涝能力建设呢?
对此,广东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陈柬介绍道,针对目前广东全省暴露的持续的防洪短板问题,水利部门决定开展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目前正在编制方案。“我们经过前期的摸排,全省目前还有5210公里的堤防不达标,占全省总堤防长度的30%左右,它是目前广东省防洪体系最大的短板。我们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这几轮洪灾中暴露出来特别需要我们补齐的短板问题的河流和区域,根据方案的部署来统筹解决这些问题。”陈柬补充道。
广东计划在年底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在本期节目中,陈仁著还对广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陈仁著介绍,广东的水库有80%以上都是在上世纪50-70年代建成的,受当时的物质、技术等条件影响,水库建设的标准比较低,运行了超过半个世纪老化比较严重,有相当部分的水库需要进行安全鉴定,需要进行除险加固。经过鉴定,广东全省有1732座水库存在病险问题。
“前两年我们快马加鞭,对883座水库已经进行了除险加固。今年决定对剩下849座开展集中攻坚,在今年底全面完成除险加固工作。”陈仁著表示,今年广东将84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目前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目前有131座水库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已经完成70%以上的工作量。
此外,陈仁著还介绍了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之外,还具备的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作用。
据悉,广东全省有7756座水库,数量排全国第四名,总量占全国8.6%,总库容450亿立方米。其中,广东最大的水库——位于河源的新丰江水库,也叫万绿湖,是个知名的旅游风景区。
“黄埔区有条河叫南岗河,在南岗河上游有个水声水库,环境非常好,可以说是碧波荡漾、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欢迎大家周末多去走一走,享受自然,享受愉快的生活。”陈仁著建议。
文、图 | 记者 李志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各力
校对 | 周勇
编辑:李各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