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规划(2021—2035)》向社会公开征
10月25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官网发布公告,就《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官网发布《规划》(公众版)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示要求,强化广东省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管理,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编制实施《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规划》。
康陵遗址展示区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料图)
《规划》提出全省文物保护空间安排的总体思路,从区域协调、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自然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系统化角度,整体构建完善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体系,统筹文物保护与其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关系,对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形成阶段性部署和长远谋划,为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规划》研究对象为全省2.5万余处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区)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等。重点对象为1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原则是: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系统谋划,优化布局;加强统筹协调,让文物活起来。
《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文物保护空间治理衔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实施各类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促进岭南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初步显现。
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文物保护空间治理衔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各项机制成熟完善,文物保护利用区域协同效应取得显著成效,广东省文物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向全国前列。
文|记者 文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校对 | 周勇
编辑: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