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市民认同广州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黄筠媛 通讯员 穗统宣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适合栖居的城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有屋可居”发展到“理想居住”。近期,广州市统计局对全市11区39条行政街200个社区,5000名年龄在18-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市民认为广州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广州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46.3%的受访市民对“广州是我理想的居住城市”这一说法“非常认同”,45.9%的市民为“比较认同”,认同度为92.2%。年龄越大、家庭月收入越高、在广州居住时间越长的市民对广州是理想居住城市的认同度越高。
广州人的品质生活,要穿得好吃得好,更要住得好。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广州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的工作。调查显示,27.4%的受访市民表示所在社区“已完成”提升工作, “正在开展”为39.7%;“计划开展”和“没有开展”的比例均为仅占7.8%,另有17.2%表示“不了解”提升工作的开展情况。
与此同时,超八成市民认为社区开展容貌品质提升工作对增强社区归属感有作用,其中35.4%认为“作用很大”,47.9%认为“作用较大”。所在社区提升工作“已完成”的受访市民在归属感的增强效果上更为明显,表示社区提升工作对增强归属感有作用的比例(92.3%)明显高于社区“没有开展”提升工作的市民(66.7%)。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老广的品质生活,还要力争在社区服务、社区容貌、社区居住条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对社区居住条件、社区容貌、社区服务、人文建设、治安及社区管理六个社区环境改造的方面进行调查时,受访市民最满意的是“社区治安”(85.2%),与此相反,“社区服务”(76.3%)满意度最低。市民普遍对改善“社区容貌”的期待最高(57.6%),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服务”(56.3%)和“社区居住条件”(49.7%)。
社区环境的改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社区活力。47.4%的受访市民认为激发社区活力最需要“完善公共空间的多功能布局”;42.6%的市民表示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此外,调查显示,受访市民普遍认为激发社区活力还要从“修复、完善社区基本功能”“提高社区文化的吸引力”“推动社区居民融合”等方面提高社区软环境建设水平,构建功能服务完善、文化底蕴丰富、邻里关系和谐的理想社区,焕发社区新活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绮曼
校对 | 彭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