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限行电动自行车引发热议,有商圈外卖小哥担忧影响配送
“如果真要施行的话,对我们餐饮外卖肯定会有影响。”
“学校上学放学的时间,刚好在早晚高峰期。”
“如果限行后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我会支持。”
“希望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
近日,广州市就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措施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大市民热议。为此,奥一新闻记者走访了广州城区多条拟限行路线,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对此有赞有弹。有市民表示工广州的电动自行车太多了,限行的话可以理解,也有商圈中的外卖小哥、商家担心工作、生意受影响,也有部分家长表示,若在早晚高峰期限行会给接送孩子带来不方便。
(奥一此前报道:等你提意见!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和时间拟调整)
花城汇入口处,停靠着大量的外卖送餐车。奥一新闻摄
商圈附近白日限行,骑手担忧影响送餐
餐饮商家外卖生意受影响
在下午3点的珠江西路上,记者发现,路边停靠着大量电动自行车,路上不少外卖骑手来来往往。有骑手将电动自行车停在花城汇北区的某一入口附近,随后进入花城汇取餐。
根据征求意见稿,金穗路(冼村路至华夏路)、花城大道(冼村路至华夏路)、珠江东路、珠江西路均为白天(7时30分至19时30分)限行路段。
“华夏路,珠江西,都不能靠近我怎么来花城汇取餐?一个订单的配送时间才20多分钟,要步行一两公里取餐的话,都要超时了。”潘女士是主要服务花城汇站点的外卖员,她表示,电动自行车限行将外卖配送的工作。
该站点的另一位外卖小哥欧阳先生告诉记者,花城汇共有三个外卖站点,每个站点一百多位外卖小哥每天配送四千多单,整体下来每天超过一万二千个外卖订单。
欧阳先生说看了限行方案后表示,“也就是说,限行路线几乎将整个花城汇包围了,根本没法取餐了。”他认为,如果外卖员无法送餐,那么有很多需要配送服务的商家也会受到影响。
外卖小哥向记者展示送餐所需经过的路线。奥一新闻摄
据了解,天河CBD商业中心分布着高德置地、花城汇、正佳广场、天汇广场igc、K11购物艺术中心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大量餐饮商家、上班族集聚于此。
在花城汇北区经营花店的陈小姐表示,店内90%订单都需要配送,配送工具包括汽车、电动自行车,但平常远途的订单不多,因此配送员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要工具。
陈小姐告诉记者,汽车配送费用高,需要150-200元,电动自行车则需要几十元。尽管配送费用是由客户承担,但若短途订单也只能通过汽车配送,高昂的配送费可能会“劝退”客户。思及此,陈小姐认为,“最好还是不要限行。”
但与此同时,作为市民的陈小姐也会对在公路上随意变道的电动自行车感到害怕。“他们想变道就变道,开得又快,我觉得太危险了。如果限行电动自行车后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改善,我也会支持。”她说。
“限行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花城汇内一家牛杂店的老板周先生表示,大部分餐饮店都有外卖服务,限行影响送餐自然就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店铺的外卖生意。据周老板透露,自家店以堂食为主,每天有五六十个外卖订单,而对面的另一家餐饮店则主要是外卖为主,每天有两三百个外卖订单。
同时,他平时短途出行也会使用电动自行车,但他表示,“希望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能够更好地照顾到上班族的外卖需求,同时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通勤时间增加,家长接送成麻烦?
也有市民认为限行后行人更安全
黄埔大道西属于全天拟禁行电动自行车路段。在这附近工作的徐小姐表示自己每天都骑电瓶车上班,“禁行的话,我就只能绕路了,会比现在麻烦很多。”此外,她最关心的还有外卖问题。平时中午吃饭她与同事们都是通过外卖解决,但该路段限行后能否再点外卖也成了一个问题。
“希望维持现状,不要限行”,是徐小姐对电动自行车限行的态度。但同在黄埔大道上班的韩女士,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边有很多外卖小哥都在人行道上行驶,从后面‘飞’过来,跟行人擦身而过,我经常被吓到。”她表示,如果限行能够“禁掉”这样的危险行为,行人走在路上会更安全更轻松。
除了全天限行的黄埔大道西外,根据征求意见稿,天河东路、天河路是早晚高峰期电动自行车限行路段,而恰好,这两个时间段是路上最多电动自行车的时刻。
杨先生从天河公园骑行到天河路上班,大概需要20分钟,搭公交车则需花费至少40分钟。“早晚高峰公交车会堵车,地铁会限流,时间上肯定要比骑电瓶车多花一倍时间的。”对此,他表示,最好不要在早晚高峰限行,这样会影响很多人的上下班时间。他还指出,这些路段限行电动自行车会促使车主绕路到相近的路段行驶,最终还是会堵。
同时,天河东路、天河路周边分布着龙口西小学、体育东路小学、华康小学、华阳小学等多所小学。因为是就近入学,很多家庭都在学校3公里范围之内,为此,很多家长选择使用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不少广州家长骑着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奥一新闻 摄
早上7点多,下雨天,记者来到龙口西小学帝景校区,发现校门口附近来往的电瓶车、汽车、行人都很密集。有些开汽车送小孩上学的家长,直接将车子停在路边,使只有双车道的龙口西路更加拥堵。同时,也有不少家长是骑电瓶车接送小孩。
家长鲁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家住在天河东路,骑电瓶车到校的话,只需要五六分钟,然而走路的话却需要20分钟。“孩子上学的时间是早上8点到校,下午6点放学,刚好限行的时间范围内,如果限行的话,接送会很麻烦!如果不骑电瓶车的话,我们在这些小道开汽车接送根本不现实,走路的话,孩子只能缩短睡眠时间早起,而我送完孩子再走路20分钟去坐地铁的话,也会导致上班迟到。”
另一位家长林伯表示,自己每天从天河南那边出发,接送孙子上学。“从家里过来,一定要经过天河路,根本就没有其他小路可以绕行。”林伯说,像今天这样遇上下雨天的话,走路过来上学要半个多小时才行。“限行政策,也要考虑一下我们这些接送孩子的家长的实际情况。”
家长张先生则认为,如果限行的话,骑电瓶车的家长,将可能会改成从天河北路绕行到龙口西路,或者是改为开汽车接送,“以后限行的话,到时学校这附近可能会更加堵车。”
广州为什么要限行电动自行车?
“电鸡”,是广东人对电动自行车的“俗称”。近年由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公共交通暂停服务,广州“电鸡”的数量高速增长,已形成“电鸡围城”之势。
根据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通报,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322万辆。然而真实数量远不止于此。据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向奥一新闻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其中还包含了仍未上牌的老国标及超标车辆。
“目前的电动车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广州现有道路通行、停放资源承载能力,也对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和管理等产生了极大冲击。”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建议答复的函中指出。
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数量也在逐年上涨。据广州市公安局公开的数据,2022年广州共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48.44万宗,同比上升32.43%,其中不按车道行驶50多万宗。数量大、乱象多,给道路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早上8点多,记者站在天河路上位于电脑城前面的天桥上观察发现,很多电动自行车并没有行驶在一旁的非机动车道上,而是在BRT公交车道、机动车道上穿梭出行。据记者统计,一分钟之内,就有26辆非机动车没有按道行驶,有的甚至贴着公交车、汽车飞速骑行,简直是险象环生。
天河路上,多辆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穿梭而行。奥一新闻摄
与此同时,记者也有观察到汽车挤占非机动车道的情况。在黄埔大道西路自东往西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停泊着不少汽车。短短的一百米,起码停泊了十多辆汽车,导致不少电动自行车不得不开到机动车道上。
图:黄埔大道西的非机动车道上,停泊着多辆汽车。奥一新闻摄
有电动自行车车主向记者反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百脑汇电脑城门口那段路超级堵,汽车都开到非机动车道上,电瓶车都过不去。”他认为,市区道路堵塞并不全是电动自行车造成的,限行电动自行车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支持还是反对限行?来这里一起讨论
目前广州的电动自行车方案仍在征求意见阶段,市民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反馈:
1.信函: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1726号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公众意见征集组”收;
2.网页留言:广州市公安局网站/警民互动/“调查征集”栏目
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将于7月10日在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行听证会,广大市民也可以积极报名参加,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采写:奥一新闻 林思思 卢若情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