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创!江门启动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项目
6月19日,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红十字会、市警察协会联合举办“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场公安系统AED培训活动。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出席活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小钢致辞,各县(市、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红十字会、警察协会、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等共约100人参加活动。
江门公共场所新增AED超114台
2019年,江门市红十字会启动“红十字守护计划”,成为全省第三个红会系统在公共场所配置AED的地级市。2022年4月28日,在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谋划、推动下,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红十字会联合将原有“红十字守护计划”升级为“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全市在公园、客运站、体育馆、窗口服务单位等场所新增AED设备超114台,同比增幅超100%。
活动现场发布了江门AED分布地图,向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AED急救技能培训志愿队授旗,还举行捐赠仪式。中国红十字会“人道勋章奖”获得者、“广东好人”关杰初、吴绮兰伉俪捐款200万元,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助力“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项目。江门市警察协会为关杰初先生和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颁发“江门市红十字勋章奖”牌匾。
关杰初、吴绮兰伉俪捐款200万元人民币。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
“这个项目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我们知道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捐赠。”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副主席黄健龙说,希望助力保障广大公安民警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爱心行动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希望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以爱心善举凝聚强大力量,让更多人受益。
江门市警察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立辉表示:“AED的投入使用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呼吁全社会能够广泛地了解、学习AED的使用知识,也号召大家加入到推广使用AED中来。”
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是组织开展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暨应急急救知识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挽救生命“黄金四分钟”重要性的认识,让更多市民了解应急急救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应急救援的能力,让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真正发挥作用。
全市应急救护培训普及人数超74万
AED(体外自动除颤仪)被誉为“急救神器”,心肺复苏被誉为“急救神技”,人在呼吸心跳骤停时,在“黄金四分钟”内,“急救神技”结合“急救神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结合使用AED进行除颤,能大幅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为“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公益项目的子项目,推进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目的是进一步扩展了江门市AED覆盖面,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增添一道防线。
江门市红十字会在活动现场针对AED的使用进行培训。
仪式结束后,江门市红十字会AED应急救护培训志愿讲师团,对市警察学校、各县(市、区)警察协会急救志愿服务队、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AED培训志愿服务队代表进行培训。
据介绍,2022年至2023年6月,江门市线上线下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活动1156场,普及人数74.92万人,AED急救持证达20000人次,培训初级急救员8670人。江门市AED配置数量、急救知识普及场次、人数等均居全省红会系统前五位,市民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传播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良好社会风尚。本次启动仪式后,第一批将为蓬江、江海、新会区的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150台,将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通讯员 江轩 江公宣 实习生 陆银霞 刘娟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