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针对23类场所!5月起广东启动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
南都讯 记者杨伽 通讯员粤消宣 5月19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大检查大整治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张明灿就2023年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大检查大整治有关情况做出介绍。据悉,今年5月起至12月底,广东将重点针对高层建筑、分租式厂房、经营性村民自建房等23类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大检查大整治。
2023年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大检查大整治专题新闻发布会。粤新办供图。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省连续4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2022年火灾形势稳中有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警情17.3万起,居全国第1,平均每3分钟处置一起灾情,成功营救、疏散被困群众8.5万人,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采取13项工作举措
重点针对23类场所
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张明灿介绍,2020至2022年,全省部署开展了消防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三个体系”,即依法治火体系、隐患治理体系和消防宣传体系。然而,今年全省火灾起数、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均有所上升,特别是5月以来,揭阳、广州、惠州、东莞等地接连发生亡人火灾事故,充分暴露出部分地区和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依然突出,火灾风险不托底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张明灿。粤新办供图。
张明灿透露,此次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大检查大整治时间从今年5月到12月底,按照时间节点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和总结验收阶段。此次整治,将重点针对高层建筑、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场所、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分租式厂房、医疗机构、经营性村民自建房等23类场所,采取“全面自查自改、强化部门监管、强化检查执法、抓实隐患整改、开展分类评估、固化行业标准、强化人员培训、加强风险研判、强化警示曝光、强化科技运用、建强消防组织、强化督导考核、落实刚性问责”13项工作举措。
集中打击冒牌消防培训
整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罗云庆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介绍,在此次大排查大整治期间,广东将集中开展打击冒牌消防培训和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专项整治。整治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对冒牌消防培训进行集中整治,打击不法单位和个人假冒消防救援机构开展培训,散播虚假消防知识;二是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进行集中整治,净化消防产品市场环境;三是开展消防科普知识宣传,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意识。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罗云庆。粤新办供图。
“消防救援机构组织的培训都是公益性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上门收费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推销消防产品的培训都是假培训;凡是以培训为名接洽消防工程的都是假培训,切勿上当受骗”,罗云庆提醒道,“社会各界如需咨询相关问题获得正规消防培训的,或者发现有冒牌消防培训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线索的,可到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或拨打‘12345’政务热线进行咨询或举报。”
创新监管模式
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
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中,消防部门如何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省消防救援总队总工程师洪声隆表示,总队在去年8月份出台了《关于推进消防领域包容审慎监管九项规定》,明确实施消防执法“减免责清单”这一项惠民利企措施,包括“免于处罚”“免于强制”“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四张清单,涉及堵塞疏散通道、未按标准配置消防器材设施等26种常见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减免责情形。
省消防救援总队总工程师洪声隆。粤新办供图。
“我们积极回应法治化营商环境需求,但是对于严重冲击公共安全和群众心理底线的消防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也将加大监管惩戒力度。”洪声隆透露,近期总队联合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广东省消防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通过建立健全消防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将“危险作业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等罪名列入涉嫌消防安全违法犯罪典型罪名目录,突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犯罪行为的事前预防和打击力度,助力防范重特大火灾事故。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