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银行业战疫:一场工资盘“接力跑”,89名员工不断薪
疫情来袭,10月中旬,广州多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渐升级,人员流动和社会活动渐渐变慢。然而,这座城市的金融业务需求却从未停止。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金融业与整体经济同频共振。面对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广州银行业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推进纾困惠企、复产达效,用金融“活水”惠及产业、民生。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月7日,广东省内银行机构(不含深圳)通过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共办理防疫相关资金汇划业务8191笔,金额138.24亿元,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医疗机构的“金融后盾”
连日来,广州疫情牵动人心。在这之中,海珠区疫情形势最为严峻复杂,医疗服务保障至关重要。
“董经理,你们今天营业吗?我们单位有几十笔款项需要处理,用来购买防疫物资、支付防疫人员工资的,能帮个忙紧急处理一下吗?”10月30日一早,一通求助电话让农行广州海珠支行营业部的董经理紧张起来。一名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告诉她,中心现在急需办理多笔业务。
由于支行营业部受疫情影响已经临时停业,了解到这一情况的董经理迅速与内勤行长电话沟通。在制定了应急方案之后,董经理和其他同事迅速投入工作,在上午10点左右为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办理47笔医疗服务经费、防疫补助工资划转业务。
同样在海珠区,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的另一支队伍也在加紧处理来自卫生服务中心的资金需求。
近日,因疫情临时停业的农行广州海珠石溪支行接到了来自某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资金划拨需求。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不断档,该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申请协调柜面人员临时进入网点办公,协助卫生服务中心按时汇划卫生器材、防护物资、核酸检验费用100多万元。
7 x 24 待机 贷款投放不间断
“对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公司急需的一笔贷款马上就要放款了,如果资金不能到账,对我们公司经营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还会有违约风险。”心急如焚的吴先生拨通了华夏银行广州珠江支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由于支行网点受疫情影响而临时停业,吴先生一时犯了难。
获悉这一情况后,该行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线上应急业务办理流程和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与吴先生对接合同签署、抵押登记手续,连续几日沟通项目细节,同时联动多部门协同作业。四天后,贷款资金如期到账,吴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特殊时期业务审批、办理绿色通道、针对疫情遇困客户进行融资需求跟踪分析、提前接续信贷评审、非现场视频见证式合同签署……这是疫情之下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常,也是银行人保障资金顺畅发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动体现。
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本轮疫情防控期间,该行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应急保障小组,同时设置了应急预案,为各类应急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在岗员工,华夏银行广州分行依托线上化、移动化业务流程,实施关键岗位ABC角轮流返岗机制+居家远程办公机制,科技人员7x24小时值班巡检,“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携手共克时艰”。
一场工资盘“接力跑”
还有一批银行人坚守岗位,奋力解决着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面临的发薪难题。
“明天是我们每个月固定发工资的日子,我们经营了十几年,一直都是准时发工资,这次也不想例外,麻烦帮忙想想办法。”近期,工商银行广州花都分行客户经理接到一位企业负责人的来电,因为疫情防控,企业负责人无法到网点办理代发工资。
尽管面临着时间紧急和人员安全的双重考验,工行广州花都分行还是决定迅速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工资盘“接力跑”解决方案。一方面确保企业“工资盘”全面消毒和交出人员防疫安全,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支行工作人员安全接收企业“工资盘”。最终,企业89名员工准时收到工资。
在海珠,工商银行广州大道支行的工作人员解决了一家集团公司的单位公积金汇缴难题。
10月25日,海珠区赤岗街因疫情影响被列入封控管理范围。作为集团公司的财务人员,小叶每个月末都要去到工行广州大道支行办理单位公积金汇缴业务。网点也因防疫管理暂停营业后,小叶最苦恼的就是如何进行单位公积金缴纳。
在了解到集团具体情况后,工行广州大道支行的工作人员迅速梳理了公积金业务的汇缴流程,并且马上联系可以处理这一业务的兄弟网点,向其他网点请求帮助。10月27日,该行工作人员协助集团公司负责人办理好相关材料后,与负责人一同前往兄弟网点进行业务办理,完成了集团1500名员工的公积金汇缴业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许爽 见习记者 王文妍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