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字经济年增加值已经超万亿元,处于全国数字经济的第一梯队
身处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将如何建设数字新引擎?未来数年,广州将会发展出怎样的数字经济图景?
在12月2日举办的读懂广州专题研讨会上,广州市副市长王焕清表示: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广州数字经济年增加值已经超万亿元,处于全国数字经济的第一梯队。”王焕清称。
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披露的数据,今年1-9月,广州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工信部口径)4428.7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其中,工业软件、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的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24%以上,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同比增长18.3%。
可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不久前出台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中,数字经济也被置于重要的位置,数字化首次被独立成章。根据《纲要》,到2025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
202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5019.11亿元。若以该数据作为参考,4年后也即是2025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或将高达6000亿元。
据王焕清介绍,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广州推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打造引领型创新平台、建设强支撑的数字基础设置等5个方面。预计到2025年,试验区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将超9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00亿元,投融资服务机构超过400家,培育重点企业超过1300家,新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类型企业超过800家。
王焕清表示,为了提供更友好的数字经济生态,广州将出台《广州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出台数字经济方面地方法规的有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州力争成为全国首个出台数字经济立法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公开资料显示,今年9月27日,《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提交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五次会议审议。
奥一新闻记者 林少娟
转自: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