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系高三学生,医院为其设置独立考场
市八医院专门腾出1号楼这两个房间布置高考考场。
市八医院专门腾出1号楼这两个房间布置高考考场。
从5月21日广州本土病例确诊第一例郭阿婆开始,截至6月1日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本土患者(含无症状感染者)共有50多例。这些病例呈现出什么特点?第一例本土病例患者郭阿婆情况怎样?有没有危重症患者?马上就要高考了,是否有高考考生感染?市八医院如何应对?昨日,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新冠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
“只要接种了疫苗,基本病情都不重”
据雷春亮介绍,统计数据显示,50多例本土病例中,有3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平均年龄是49.1岁,重型和危重型平均年龄67.8岁。
雷春亮介绍,根据临床观察到了此次本土病例的四大主要特点:
首先就是此次的感染者,普遍的病毒载量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另外两大特点——疾病的传播能力很强,以及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非常短。
第四个特点就是核酸转阴时间长。目前这些本土病例中,只有1例核酸转阴。
“在这次本土感染病例中,发现有4例患者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目前发现,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病情都不重,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雷春亮说。
“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政府,不要害怕”
5月21日,广州卫健委通报了第一个本地病例——75岁的郭阿婆。雷春亮介绍,郭阿婆虽然年龄大,核酸还未转阴,但目前情况非常稳定,病情已基本没有问题了。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郭阿婆住院期间得知不少市民都很关心自己,乐观的她表示:“感谢市民对她的关心和祝福!”她表示,自己在医院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很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相信有这样负责任的政府和医护人员,我们一定能够很快控制疫情,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政府,不要害怕!
“所以市民们不要恐慌,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在本土病例中,有3例危重症和重症患者,雷春亮表示,这些患者虽然病情重,但肺部情况已经有了好转,病情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如果顺利,有望在一个星期内撤掉ECMO。
“我们做好了完善的应对措施。”雷春亮表示,这次重症患者相信能够“过关”。
收治一名高三学生
将有专门的医护“护航”
记者获悉,有关部门要求市八医院专门设置独立考场,最大限度保障高考考生顺利应考。
雷春亮证实,目前市八医院确实收治了一名17岁的无症状感染者,是高三学生,为5月29日无症状感染者5的密切接触者。
为了保证该考生能顺利参加高考,市八医院已经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正在医院1号楼布置专门考场,相关仪器设备今天内全部到位,还将配备专门的医生和护士全力以赴为这名高三学子的高考保驾护航。
雷春亮介绍,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嘉禾院区共有床位1057张,其中可收治新冠相关患者床位919张,房间330间,共有3栋楼,其中1号住院楼(69间房,195床,含独立ICU6间),2号住院楼(63间房,126张床)为负压病房,现收治新冠相关患者。3号住院楼为普通病房。目前,3栋楼已全部启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此次抗疫省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家同心抗疫,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雷春亮说。
(原题为《广州首个本土病例郭阿婆情况稳定》)
延伸阅读
广州荔湾两地升为高风险!学校取消拍摄毕业照、居民齐呼“广州加油”
6月2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6月1日,广东省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广州报告7例;新增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广州报告5例。当日,广州卫健委还通告,自2021年6月2日起,将广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广州出现的确诊病例主要出现在荔湾区,截至目前,广州市荔湾区现有两个高风险地区和三个中风险地区。5月31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为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对白鹤洞街、中南街全域实施封闭式管理。
6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荔湾区不同风险地区的部分居民。在发现广州本土首例确诊病例郭阿婆的锦龙汇鑫阁附近做烘焙生意的李先生(化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已经做过四次核酸检测了,目前他周边的所有餐饮机构都不允许堂食,或转做外卖,或暂停营业。
家住白鹤洞街道广钢新城小区的黄女士(化名)则表示,目前自己所在小区已经封闭。她告诉记者,就在6月1日晚上8时许,小区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大家一起同呼“广州加油!”
广州本轮疫情特征:
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
根据广州卫健委通报,5月21日,广州确诊了首例本土病例——75岁的郭阿婆,她曾前往过多个餐饮场所。根据流调信息,郭阿婆近期未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境外旅居史,发病前14天一直在广州生活。
此后,传染链条一路扩散,现如今已经传递了多个代际,涉及广州、茂名、佛山、深圳四地。根据广东省卫健委通报,6月1日0-24时,全省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7例;佛山报告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5例,深圳报告2例。
郭阿婆究竟是如何感染的?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据5月23日“荔湾发布”,郭阿婆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整个感染链的重要一环,是一间叫做“又一间茶点轩(中山七路店)”连锁茶餐厅。红星新闻记者此前曾致电该茶餐厅,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其他分店的店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对中山七路的情况不清楚。
5月31日,在广州市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表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是广州本轮疫情表现出来的三个特点,这与以往广州所经历的境外输入疫情完全不同,三个特点都加速了病毒代际传播的速度,三者叠加的效应也使得广州本轮疫情加速发展。
不过,广州本次疫情病毒传播速率已出现下降,张周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本地疫情的平均潜伏期为4天左右,反应传播速率的实时R0在26日达到5之后一直维持高位,直到5月29日达到最大值6.06,昨天(5月30日)第一次下降到4.19。”
5月31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在广州发生的本土疫情,由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记者注:B.1.617)引起,病毒传播力比以前有所增强。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武汉疫情爆发后,专家分析出的感染后平均潜伏期时间约为7天,相比之下,广州疫情的4天潜伏期确实缩短了不少。
两地升为高风险,执行封闭式管控
取消疫苗接种个人预约
疫情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广州采取了更多防控手段。冯子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指出,广州和深圳疫情对现有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需要在采取措施的时候,更加坚决有力,“把防控疫情传播的工具包里的各种工具都要调用出来,精准和有力地采用、实施它,在实施力度和范围上、在实施这些措施持续的时间上可能都会相应的作出加强和调整。”
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广州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到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5月30日晚,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5月31日晚10时起,离穗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5月31日至6月11日,广州全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暂停线下教学,进行居家线上学习。
5月31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为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对白鹤洞街、中南街全域实施封闭式管理。
6月2日,广州卫健委通告,自2021年6月2日起,将广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疫情下的荔湾居民:
学校取消拍摄毕业照,市民接种疫苗意愿强烈
将两个街道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并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这样的管控力度下,荔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6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荔湾区不同风险地区的部分居民。
荔湾区龙津街锦龙汇鑫阁曾是广州本土疫情首例确诊者郭阿婆曾停留过的地方,已经于5月23日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李先生(化名)在汇鑫阁斜对面做烘焙生意,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他周边的所有餐饮机构都不允许堂食,要么转做外卖,要么暂停营业。
“我们主要也是线下客户过来购买打包带走,目前的客流量减少了一半以上,路上也没什么人出行。”李先生说,自己及店员们需要每隔四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目前自己已经做了四次核酸检测了。
5月3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明在发布会上指出,鉴于当前广州市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核酸检测,经过综合研判整体衡量,决定从即日起调整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的节奏,近日先有序地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为主,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的社会接种。
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前自己和店员一直在观望是否接种新冠疫苗,疫情发生后,大家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变得强烈起来。现在暂停了个人预约,他希望能以团体预约的方式为自己和店员接种疫苗。
李先生还表示,原本他想暂停营业几日给店员们放个假,但是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我们关门了,担心他们会觉得我们被感染了,被拉去隔离了。”
家住白鹤洞街道广钢新城小区的黄女士(化名)则表示,目前自己所在小区已经封闭,时间是从5月29号早上8点开始的。目前她已经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第二次核酸检测的地点就在小区楼下。
黄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生活状态尚可,平时通过手机下单附近超市的食材。除了线上下单,由志愿者帮忙配送以外,物业也为他们准备了菜包。这份菜包含有的食材是“茄子两根、蒜头姜一份、上海青一份、鸡蛋面两斤、猪肉一份”。
黄女士告诉记者,就在6月1日晚上8时许,她所在的业主群有人呼吁大家去阳台,点亮并摇晃手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除了歌声以外,小区里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广州加油!”
张同学(化名)是荔湾区本地人,就读于广东本地一所大学,今年正好毕业。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所住的地方是荔湾的低风险区,距离高风险地区有一段距离,目前也已经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也早就打完了第二针新冠疫苗。
张同学说,受广州本轮疫情影响,学校取消了毕业照拍摄。但是,她相信,这轮疫情很快就能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