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广州,为什么市区却有大片城中村?
中国目前有四个一线城市,而广州凭借优秀的地理位置、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自身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跻身其中之一,但是广州有着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广州的城市范围内有着大量的城中村,对于寸土寸金的广州,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多城中村呢?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如今的广州市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行政面积达到了743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到了1530万人,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广州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沿海城市之一,极大地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州的珠江新城,是我国三大GDP中心之一,其他两个人分别是北京国贸,以及上海陆家嘴。珠江新城目前已经是广州的金融、科技、商务的重要聚集地,在珠江新城的区域,是我国超300米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方,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即使从卫星地图上来看,珠江新城的高耸建筑众多,但是周边的区域,却存在大量的城中村,不仅仅如此,广州其他区域的城中村,也是星罗密布。究其根本,它的存在其实都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首先,因为我国在70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广州作为最先开始改革开放的区域,发展的时间以及潜力都是较大的。但是广州市区内由于白云山的阻隔,地区面积较小,并且被白云山划分成为了多个区域,对于广州来说为了满足城区的扩建需要,只好不断向四周扩张。根据数据的显示1980年广州城市的面积只有136平方公里,但是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扩张了将近十倍,也就是1300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被并入城市中,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在此发展情况下,城中村的形成也是广州发展的必然产物了。
其次,由于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广州作为前沿城市,自然会引得许多外地的人口,前来工作。然而,这些人口往往从事的大多都是一些工资较为低廉的工作,例如手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但是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中的房屋是根本不够用的,于是这些城中村以低廉的房租价格,便成为了外来工作者们最佳的选择。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数量大约是本地居民的5至10倍,当地的居民很多都愿意将自己的房屋租借出去,获得房租,这也是令广州有许多房东靠收租为生的原因。城中村若是被强制拆除,那么这些流动人口,也将会出现一定量的流失,不一定对广州的发展就是有利的。保留城中村也是管广州的一个无奈之举。
其三,城中村的面积十分巨大,若是要拆迁,那么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对于一个新型的一线城市来说,自然拥有更多的摩天大楼,会让城市更加美观,但是广州现在就是面临着城中村土地占有量太多的问题。城中村大多是当地的农村居民的住所,如果强制要拆迁,如何协商是一个大问题,并且开发商以及政府要拿出巨大的拆迁费,来安置这些居民,如此的做法耗资太大,对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来说是不合理的。对此政府以及开发商只好不断地对外扩张,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开始形成,以至于到现在成了城区内的城中村成片的分布。
如今广州的城中村的建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房屋的建设凌乱,通风光照都很差,“握手楼”层出不穷,还有许多房屋的屋主,为了进一步的容纳住户,不断地向上扩建,房屋看起来岌岌可危。不仅是房屋本身的问题,城中村对社会治安问题,也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因为流动的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内部人员混乱,极其容易发生社会纠纷。目前广州的城中村问题层出不穷,该如何解决成了广州接下来发展的最大问题。
广州可算是坐稳了,一线城市的“宝座”,与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不同的就是城区的构造问题,不可否认,城中村给广州的流动人口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推动了广州的发展,但是也不可忽视它所带来的隐患,相信在未来,广州解决了城市用地的协调问题,城市的总体发展可以再上一层楼。对于广州的城中村,与城市摩天大楼共存的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