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男子珠江钓起奇鱼,像是多种鱼类的杂交体
近日在广东广州,就有一名钓鱼爱好者在珠江垂钓时,钓起一条体型奇异的“新鱼种”,这位钓鱼人从未见过,认为这可能是一条“杂交怪鱼”......
珠江钓起怪鱼,像是多种鱼杂交
“.....我一开始钓起来没注意放到鱼桶里,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才发现,这鱼怎么这么奇怪,像鲫鱼又像鲤鱼,还有点像武昌鱼,但是鳞片又怪怪的说不上来.....”
广州的钓鱼人熊师傅称,自己在珠江里钓鱼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怪鱼”。
——这条鱼兼具多种鱼类的特征,竟看起来像是多种鱼类的杂交,乍一看去兼具鲤鱼、鲫鱼、鳊鱼等数种鱼的特征......
这是新物种?
长江君:这位广州钓友在珠江钓起来的“怪鱼”,确实算得上是一条“新鱼种”,但却不是人工培育的“杂交怪鱼”,而是一条从美洲引入的外来物种——巴西鲷,因其体型似本土鲫鱼,民间又称“巴西鲫鱼”。
所谓的巴西鲫鱼学名条纹鲮脂鲤,其原产地是南美的拉普拉塔盆地,而随着美洲养殖业的发展,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的湖泊、河湾、水库等水域都有其较大种群。
条纹鲮脂鲤是巴西国内的主要经济鱼类,国内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主要在东南一带开展养殖。
“巴西鲫鱼”——学名条纹鲮脂鲤
不过,这种巴西本土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在我国的鱼鲜市场上却颇为“失败”,因此有不少养殖户弃养的条纹鲮脂鲤逃入东南的自然水域.....
——据说是因为这种鱼肉质较肥腻、刺多口感不行,且离水易死,并短时间就会发臭。
巴西鲫鱼入侵珠江水系后适应良好
长江君多次科普过,广东珠江水系气候温和,是外来物种入侵、繁衍生息的“温床”。
对于巴西鲫鱼一样如此,这里的气候条件同其原产地环境相似,因此它们因为养殖逃逸和人为放生进入珠江后,适应良好并开始繁衍生息。
甚至有人在珠江里钓到过数斤重的“巴西鲫鱼”
因此,这种“巴西鲫鱼”其实如今在珠江水系里已有一定的野物种群,不时就有钓鱼人在垂钓时碰到它们。
不过,因为这种“巴西鲫鱼”知名度不高,许多钓鱼爱好者钓获时往往错将其当成本土的鲫鱼、鲤鱼等鱼类,或者像上面广州钓友一样,以为是人工培育的“杂交怪鱼”.......
曾有人预言其能泛滥成灾
而另一方面,长江君了解到,广东渔民的鱼获中也开始频繁出现这种“巴西鲫鱼”,从上游的西江到下游的珠江口附近,都有其身影出没,可见这种鱼的入侵势头。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曾有水产人士预言“条纹鲮脂鲤”将成下一个“露斯塔野鲮”——即外来物种泰鲮鱼,这种从东南亚地区引入的外来鲮鱼,如今在珠江水系几乎泛滥了。
渔民捕获拣选出的巴西鲷
不过,长江君认为这其实不大可能发生——这是因为条纹鲮脂鲤虽然繁殖迅速,但有个“致命伤”:怕冷。
并且在长江君看来,这种巴西鲫鱼还不是一般的怕冷!
如罗非鱼也算是热带鱼种,但实际上在两广甚至江浙等地都能较好过冬,很少有成群冻死的情况出现。
罗非鱼能在广东河道泛滥,是因为尚能安然过冬
但这种“巴西鲫鱼”则不然,一旦气温低于12°就有冻死风险,而一些鱼缸里养殖的种群,当气温低于10°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
因此,在野外环境下的条纹鲮脂鲤,首先其分布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大概只有广东、福建、海南这些沿海温热地区才能生存,其次即使是上述地区,条纹鲮脂鲤在冬季也有冻毙的风险。
有人将其做观赏鱼,但极易“冻死”
在这些制约因素下,巴西鲫鱼要想像“泰国鲮鱼”一样泛滥成灾,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其进化出抗寒能力......
其实,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全球各地的鱼种必然有一个“大交汇”,像“巴西鲫鱼”类似新鱼种在我国江河里出现的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
老司机们,你们见过这种体型奇异的“巴西鲫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