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广州教育资源趋势,圈层划分会否影响办学?
近日,有网友提起广州市各区的区域位置划分问题,广州到底有几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很多人,特别是新广州人,更想知道。身处于黄埔的网友,见证了黄埔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对黄埔处于广州的第几环更是充满期待,这个话题也再次被大家热议。
实际上,早在1 月 21 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关于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合作企业引入及退出指引的通知》, 把广州分成了三个圈层,按照土地所处区域位置,对每个圈层的旧改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这也是官方首次对广州区域作出环圈划分。
三个圈层具体划分见图:
第一圈层(一环)
第一圈层区域示意图
广州环城高速以内,涵盖了越秀区、荔湾区、海珠绝大部分区域、天河区大部分区域;毫无意外。
第二圈层(二环)
第二圈层区域示意图
北至华南快速干线,东至天河区地界,西至广州市界,南至广明高速,涵盖海珠区小部分区域、番禺大部分区域、天河奥体、东圃、黄村等;老黄埔勉强挤进了二环;白云新城、龙洞以南区域;
第三圈层(三环)
第三圈层区域示意图
除去第一圈层、第二圈层的区域,包括了白云区大部分,番禺区靠近南站区域,黄埔的萝岗、知识城等与南沙、花都、增城、从化位列第三圈层,是不是有点不服气。
通知按照三个圈层的级别高低,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第一圈层、第二圈层的要求最高:除了要求全部旧改都要引入基础教育国内优质学校、重点大学附属学校,本地优质学校举办分校;引入医疗资源需为复旦大学每年公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医院、广州地区优质医疗,还要求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一家,引入全球 2000 强、央企或者中国 500 强、上市公司等等要求,从侧面可以看出,广州政府对第一、二圈层的土地价值的认可与期望;广州三环概念初成。
01 广州 " 深受到底有几环 " 困惑已久
广州到底有几环,这个问题一直是横在很多人心里,尤其是新广州人,对于老广就很容易啦," 宇宙的中心在不是在越秀就是在荔湾 "。
民间也有很多对广州几环讨论与分析。
最广泛被接受的一种分法,将广州分成了五环:
第一环:天河、越秀;
第二环:荔湾、番禺、海珠、白云;
第三环:黄埔
第四环:增城、南沙、花都
第五环:从化
广州几环长期没有官方的划分,也有地理上的原因,毕竟广州是个长而窄,面积 7434.4 平方公里,仅为北京面积的 1/2,南北长延生区域广发展滞后,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像北京那么多环线快速路网,可以简单以北京城中心为中心的," 几环 " 便能反映一个地方距离市区的远近、大概的发展水平等。
而广州一方面并没有这么多的环线道路,只有内环路(城市高架路)和外环路(环城高速公路)以及最外侧的绕城高速公路。内环路圈住的范围几乎就是整个老城区(荔湾、越秀、海珠三区),广州最发达的天河反而不包含;而外环路范围则太大了,包含了白云、黄埔等近郊区,却又仍未包含经济发展亦可的番禺区;绕城高速则快把广州市区和近郊都包含了。
02 三环房价对比 :第一、二环差距在缩小
这几年,广州外围区域凭借土地资源,如黄埔、番禺等后起之秀有赶超老城区的势头,大家对广州几环的认识也有所变化,今年年初,官方首次确定了三个区域圈层的划分,既按照路网划分,也兼顾了区域发展的因素,基本能反映广州目前各个区域土地价值、大概发展水平及公共资源分配情况。
图片来源中原研究发展部
03 未来广州教育资源趋势,圈层划分会否影响办学?
东部:教育崛起,潜力巨大
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在紧锣密鼓建设,2021年高中部将基本搬到天河;
广州市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筹建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选址天河区智谷片区,将于2021年9月首批招生;
华师附中黄埔校区正加紧建设;
黄埔广附教育集团成立……
其中,黄埔区近年来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机遇,外引名校,内优布局。
近三年黄埔区新增学校总数45所,每年新增优质公办学位超过1万个,其中引进北师大、市二中、广大附中、广铁一中、市六中等名校优质学位占新增学位的25%;推进学校新改扩建工程160多个,在20所学校建设人工智能科创室,已成立11个教育集团,涵盖全区45所学校和2家企业;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响读书“到黄埔去”品牌。
中部调整:深挖存量
中部的传统教育强区,越秀、荔湾、海珠,汇聚了众多优质学校,但也不断在调整、升级,发挥传统教育优势。
2020年9月11日,越秀区实施了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成立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和省实越秀教育集团,对第十六中学、恒福中学、知用中学等区属部分中小学进行整合、调整。
这样一来,适度缩减了区属完全中学的数量和高中招生规模,部分高中用地腾挪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持续释放扩大学校后续发展空间、增加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供给。
海珠区的广州六中2020年复办公办初中,招生计划为2个教学班。
荔湾区新增3个初中班,其中北片双桥中学增加1个班,南片中国教科院荔湾实验学校增加2个班;同时,加强广钢新城学校和学位布局。
周边补短板:引名校办新校,增学校用地
白云区是广州外来人口大区,也是拥有民办学校最多的区。近年来,白云区重视补齐公办学校的短板,引入铁一、省实等,加强中学布局。
南沙区GDP增速领跑全市,坐拥广州外国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广州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市湾区实验学校等。
南沙区对珠江街灵新大道西南片区和庆盛枢纽区块进行了调整,分别增加了学校用地,未来将会吸引更多人才。
番禺区学位紧张问题凸显,番禺区政府门户网站互动访谈栏目中,调研员李珈表示,番禺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开办新学校,确保每年有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办,并逐步完善学校布局,为下阶段学位供给做好学位储备。
此外,花都、从化、增城近年也在往集团办学、名校办分校的方向迈进,教育资源逐步完备和丰富。
2020年,从化区小学新增4个班,增加教学班的有教育局属的河滨小学、西宁小学以及雅居乐小学,民办学校广州英豪学校小学;初中新增22个班,其中教育局属初中就增加了6个教学班,民办学校广州英豪学校初中增加了4个教学班。
黄埔通综合自ZAKER资讯、广州市城更规划、增城在线、广州淘房志、房地产导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