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英意远·北京画院花鸟画作品展 广州四月最“鸟语花香”的画展
“繁英意远·北京画院花鸟画作品展”于4月15日-4月26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展览由北京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艺术博物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共同协办,将展出北京画院11位中青年画家的花鸟画近作。
王明明 疏林丽影 纸本设色 143.5×365.5cm 2003年
北京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秉持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宗旨以及在传统中寻找新意的创作理念,成立六十多年来,人才辈出。在花鸟画方面,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王雪涛、崔子范等均是中国画坛美术大家。
莫晓松 清幽朦朦微风静 纸本设色 160×130cm 2018年
此展由北京画院汇集了王明明、莫晓松、怀一、姚震西、安华平、方政和、李凤龙、郑雅风、李雪松、韩斌、陈福彬等11位画家的花鸟画近作,集中呈现北京画院在当代花鸟画创研领域取得的成果。尽管风格追求不同,但其中却体现出他们对中国艺术传统及时代精神的重新审视和全新思考。
怀一 岁朝清供 21cm×2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11位艺术家的画风既传承传统,又各领新意,基本代表了北京画院当代花鸟画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学术水准与整体面貌。画家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深入大自然微观体悟,诠释着“花鸟”在今日的文化深意;他们力求在花鸟画的取材、个人风格以及意境上进行拓展,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以推进中国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
姚震西 水静秋凉 46cm×69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王明明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我觉得我们做专业的心里也明白,那就是文脉的传承,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呵护传统。我们首先需要看到老先生们所创造的笔墨、所创造的境界,才能对自己有所提升。中国画最深邃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本身的内涵,因为表现形式多了,但是重要的是真正的文化内涵、真正的笔墨精神。中国画的意境是怎么产生的,还有它的文化内涵,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这样才能找出一些自己的方向和中国画发展的方向。我们这代人一直很纠结的问题,就是如何继承传统。中国绘画核心的东西是什么,通过这个核心的东西我们再去延伸,我觉得这是我们当今画院画家的一个课题。我们这次来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中青年画家,他们也都是在继承传统这个课题上去探讨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次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今后我们南北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安华平 南国清韵 177cm×273cm 纸本设色 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