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登记或将不收费!广州将通过立法提高市民“领牌”积极性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今日举行《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全体会议。记者从会议上获悉,针对市民主动登记养犬办证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广州将通过立法明确免征养犬管理费。
在会议上,广州市政府副市长杨江华透露,目前,全市累计受理养犬登记11.6万只,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部分市民质疑《条例》规定养犬收费问题,投诉登记收费高和收费后没有服务的问题,登记领证的积极性不高。
杨江华表示,市政府正在按程序开展《条例》修订工作,主要将考虑实行犬只登记不收费、明确部门职责、细化违规处罚程序标准等具体规定。下一步,将加大力度以服务促管理,继续做好养犬服务的推广工作,同时将推动条例修订,通过立法明确免征养犬管理费。
据悉,2009年7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至今已有10年。去年,广州市公安局推出广州养犬服务通微信小程序,市民可足不出户办理养犬业务。
广州市发改委透露,2016年至2018年,广州共计收取养犬管理费1392万元。
养犬管理费花在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不少养犬人疑惑,每年的养犬管理费用在哪了?会议上,公布了全市养犬管理费的使用情况。
杨江华透露,广州严格执行《广州市养犬管理经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养犬管理费在办理登记或者续期时征收,全部上缴市级财政、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按照首次登记3:2、续期登记1:2的比例进行市、区财政分成。
2017及2018年,全市养犬管理费共收入1164.58万元,市级实际支出 679.97万元,主要用于养犬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维护升级、市犬只留检所的日常运作,养犬登记牌证的工本费、宣传教育培训费,以及犬只收容、救助、处置环卫等工作相关支出。
剩余484.61万元全部划分到各区财政部门,由各区政府、街道和职能部门纳入预算和使用,主要用于委托受理养犬登记、宣传培训、专业队伍组建,以及犬只收容、救助、处置、环卫等工作相关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