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张金融牌照已在路上,广州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
近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金融白皮书2019》(下称《白皮书》)。除公布2018年广州金融取得多个第一的好成绩外,《白皮书》还透露,广州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南都记者获悉,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行、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富卫人寿保险(中国)公司等筹建申请已经在稳步推进;而上海保交所、中保投南方总部或子公司也将成为下一步争取设立的目标。
在金融运行发展方面,2018年广州地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居大城市第一位。截至2018年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居京沪穗深津5大城市第一位。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新增3419.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全年新增6512.5亿元。
其次,新增境外上市公司数量为历年之最。2018年,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着力引导、帮助有条件企业“走出去”。联合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举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宣讲,帮助拟上市、挂牌公司及时掌握境内外上市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走向香港、美国、德国、日本等境外资本市场。截至2018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160家,新增境外上市公司9家,为历年之最。
此外,广州金融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2018年,广州社会融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京沪深穗杭五大城市中,社会融资规模仅低于北京、杭州,位居第三。同时,社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在货币政策引导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融资额大幅增加,占社会融资规模的83%,有效弥补了外币贷款和表外融资等其他渠道融资规模收缩形成的资金缺口。
而政策创新方面,广州金融更是创下多个“首次”。
去年5月15日,广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决胜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规范地方金融业态、完善地方监管体系、建设广州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建设广州地方金融大数据库、推进风险管理制度和人才建设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等方面内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以下简称“防控中心”)在去年7月落成,是全国地方政府成立的第一家专业化的金融风险监测防控机构。截至去年底,防控中心与广州市内11个区及省内其他地级市均签署服务合作协议,为各地市提供基础免费服务,监测范围实现了地方金融全业态及全省地域的全覆盖。未来,广州市将继续把这种金融风险防控的“广州模式”输出到全国,打造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其次,广州是首个出台金融扩大开放专项政策的一线城市。8月30日,《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包括放宽外资准入限制、降低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支持开展先行先试业务、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批筹工作等内容。截至2018年末,广州地区已有79家外资银行机构,33家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主体。南沙自贸区开展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 和合格境外普通合伙人(QFGP)试点、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率先在CEPA框架下开展外资金融合作试点等业务创新。
此外,广州市注重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一线城市中首个实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于去年11月印发了《广州市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广州金融发展有何新期待?南都记者从《白皮书》获悉,广州正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设立粤港澳金融合作区,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沟通机制。
其中,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建设统领金融开放与创新是重中之重,广州将继续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以招商引资促进金融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加速集聚机构和平台。根据《白皮书》规划,广州将依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契机,加快集聚各类资金、资本和人才。
具体包括,争取中证报价私募股权市场做市基金尽快设立;积极向中国证监会申请CEPA框架下粤港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总部、上海保险交易所南方总部、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基地尽快落地;加快审批由上海二三四五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集团、唯品会等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支持白云区等区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等。
据《白皮书》透露,南沙自贸区多张金融牌照的取得已经在路上。富卫(中国) 人寿保险在南沙设立功能性区域总部的筹建申请已经在稳步推进中,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和银河资管等一系列机构落地的工作都已在加速推进中。
其次,广州将持续加强金融人才高地建设。
一方面,将加强金融智库建设。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基地)和亚洲金融智库两大重磅智库即将落地运营,同时推动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改革创新,围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领域深入研究,推动广州金融研究水平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完善金融人才扶持政策。据悉,《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将扩大覆盖范围,完善配套措施。下一步,探索推出对符合产业方向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端金融人才储备库。建立金融高层次人才评定与金融人才绿卡申请的有效对接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