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广州的旧改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延续2020年
2021年的广州的旧改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延续2020年的火爆趋势?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先来看一份成绩单: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广州公开招标的旧村改造项目超过58个,改造面积超过4660.5公顷,投资金额3870.1亿元。
改造面积相当于半个天河区的行政面积。
新的一年,又会引来新的变化。
在今年的1月7日,广州住建局官方公众号连发四文,一方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展望。在《城市更新工作重点方向》一文中,也透露了今年的一些计划:
1.将继续优化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加强前瞻性规划研究,统筹全局管控,坚持目标导向,强化任务倒逼。
2.市区两级要加快推进三年实施计划项目落地实施。其中,纳入计划的83条城中村,14条正在开展基础数据调查,力争今年春节前完成核查;对于未批方案的48条村,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方案审定工作;对于已批未建的4条村,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对于已批已开工的31条村,力争完成一批安置房建设。
透露了两个信息:
1、政策风向
前几年的政策导向都倾向于前期工作,例如成本核算、引入合作企业、方案编制等。
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规范前期工作的整体流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打好基础好建设。
建设这一块,确实很少有相关政策涉及。
但在今年的开端,一份未公开的文件,剑指建设这一块。
回迁安置房的规划结余以及融资区的户型,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在上一篇文章(点击跳转:把产业带来,也要把人留住,旧改或成为调控方式)当中,我们也提到,这项规定很大可能是为了留住人才,也在楼市上起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未来十年,近400个城中村面临改造,巨大的改造面积和投资金额必然会改变广州的格局。
要求产业,守住了广州未来的发展道路。
要求住房,留住了广州未来发展的人才。
这就是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所以广州住建局才会强调,顶层设计一定要加强前瞻性规划研究,统筹全局管控。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才是土地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未来的政策有可能倾向于建设规划,如要求住房的比例,商业的比例,以及各种具体化的建设比例。保证片区在未来十年或者更久,能承载更多的需求。
2、计划必须落地
无论是之前的52条城中村改造,还是之前的多个三年行动计划,真正能落地,少之又少。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种原因,例如政策不完善,改造资金缺口大,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
随着“1+3”政策体系的确立,以及“1+1+N”政策体系的深化改革,丰富了广州旧改政策体系的内容。政策上的加持,吸引了大批的房企布局广州旧改。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的政策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培育了村民的改造意识。村民的参与度和配合度,也在逐年提高。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取得极高的表决通过率。
总的来说,旧改这个市场是彻底被培育了出来。
计划也终究能成为现实。
因此,最近海珠区的几个项目在招商的文件上,也明确了推进的节点,包括今日招商成功的红卫村。
无论是广州住建局的推进计划,还是各个项目的推进节点,都是围绕中工作方案当中计划。
广州的旧改梦,可能真的要实现了。
以上为您带来的“2021年的广州的旧改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延续2020年”全部内容,更多敬请关注爱羊城(公益网站)!
说明:网友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爱羊城系信息发布平台,爱羊城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