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首届广州市科技交流合作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10月29日-30日,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市大湾区办、广州市政府台办、各区科技主管部门等的共同支持,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的“广州市科技交流合作研讨活动”在广州香江健康山谷成功举办。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江,广东省科技厅交流合作处处长吴汉荣、副处长许哲,广州市委统战部处长(主任)阙光凌,广州市大湾区办处长陈建东、秘书处干部魏桂铨,广州市科技局科技金融处处长钟伟彬、交流合作处处长蔡强,广州市工商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杨铭,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麦慧及各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代表,各大重点引进科研院所、服务机构代表,独角兽、上市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活动合影)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在致辞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积极开展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开展的内容,一是不断推动国际科技研发合作,持续加强与欧美创新型国家合作与交流。二是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境外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三是加大力度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优化调整重大人才工程,突显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四是深入推进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支持国内外青年科研人员双向交流互访,开展短期学术交流与科研工作。本次科技交流合作研讨活动意义巨大,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更好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劳帜红致辞)
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江在致辞中表示,一是广州积极深化交流合作,探索并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二是广州市的创新及科研指数不断在上升,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广州由2017年排名63位升到2019年排名21位;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上,广州从2018年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19年第15位;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州包揽全部4项国际科技合作奖;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广州市占6家;中国-乌克兰材料连接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是广东省首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三是通过本次科技交流合作研讨活动,汇聚各方资源,推进不同层级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共同研讨广州市的科技交流合作情况,加深并拓宽参会人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的立场与共识,推动广州市加快迈向创新之路。
(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江致辞)
为加强广州与香港的科技交流合作,通过现场连线对接的方式,现场的嘉宾与香港方高校、科研院所、机构、企业代表进行线上实时交流互动。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孙东会长,张晓明、常健副会长等香港方代表参与线上对接活动。
首先,由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孙东会长介绍海学联的情况。海学联是由居住在香港的中华海外学人自愿组成的非牟利社会团体,目前海学联拥有核心会员逾千人,所联系的社群超过万人,由高教界、法律界、会计金融界、工商界和文化界等海归专业人士构成。海学联本着爱国﹑爱港的方针,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和谐,以及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孙东会长)
接着,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秦海鸥董事长兼总经理介绍目前广州市支持港澳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情况、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具体情况,并解答线上香港各方代表提出的关于两个基地的问题。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