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公园或拆掉围墙,打造整体开放绿地
在城市繁华的CBD工作生活,不少白领也渴望能在摩天大楼间推窗见绿,而在世界不少著名城市,市中心都有着一处“城市绿洲”,纽约曼哈顿有中央公园、伦敦西敏寺有海德公园,而广州的珠江新城,则有珠江公园。
今日,记者获悉,这座占地28公顷的城市绿芯,将迎来升级改造。通过边界拆围透绿,改造和新建全园缓跑径,建设滨水景观长廊,优化植物空间,完善配套设施等内容,将猎德涌边界改造为龙舟文化走廊,马场路边界改造为开放阶梯广场,金穗路边界打造为便捷于民畅行舒适边界,花城大道边界改造为花景跑道边界,实现珠江公园整体开放,成为融合碧道示范、文化展示、休闲赏景、康体锻炼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公园。
坐落于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中心腹地的珠江公园,是广州著名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一个集观赏、游憩、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市级公园。记者来到珠江公园看到,公园被高大的住宅和写字楼包围,像是一块镶嵌在钢铁建筑中心的绿色宝石,园内格调清幽,绿草如茵,雕塑奇石点缀其间,溪水穿桥绕径,南国花木迎江风而动,花香伴着清风扑面而来。
猎德涌从公园西侧流过,环形步道蜿蜒其中,串联起园内的各个特色岭南园林,而最受欢迎的景点,当属园内的“快绿湖”。虽然这方湖水不是一片开阔的水域,但形状为自然流畅的曲线型,湖边堆山,结合茂密的树林,给人的感觉深远而幽静。据介绍,珠江公园主要划分为风景林区、荫生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湖滨区等。园内整体从东边茂密的植物逐渐过渡到西边开敞的绿地。建筑以岭南风格为主,但造型个性各不相同。
可以说,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珠江公园可以说是CBD的一块世外桃源,为忙碌的城市带来一丝难得的舒缓、安静。
住在附近的李先生,就是珠江公园的常客。每天结束紧张的工作,他都会下楼来到珠江公园慢跑健身。他告诉记者,珠江公园有好几条缓跑步道,每隔一段距离还有记步碑,非常适合健步、慢跑。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吸引不少居民前来锻炼。
同样喜欢来珠江公园散步的麦叔,则告诉记者,对他来说,珠江公园是他退休后最喜欢的地方。他说,只要走进珠江公园,整个人就豁然开朗了。每天,他都会跟老伴一起绕着公园走几圈。“即使是夏天的中午,来公园里散步都不会被晒到,很凉快。”麦叔说,“而且绕着步道走,可以说是‘移步换景’,走几步就有不同的园林景色。”记者注意到,园内既有富热带风情的椰子树,又有典型的中国园林造景,每走一段就有不同的景致,园林景观极为丰富。
目前,珠江公园还是一个封闭式的公园,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每天开园时间为早6点至晚10点 。而未来,经过升级改造的珠江公园将有望成为一块完全开放的都市绿地。
据记者了解,珠江公园将打破公园的边界,拆违透绿,实现28公顷绿地公园整体开放。其中,公园东侧马场路边界将被改造为开放阶梯广场,北侧金穗路边界则将被打造成便于民的畅行舒适边界,南侧花城大道边界则将被改造成为花景跑道作为边界,而珠江公园西侧的猎德涌边界,则将依托打造碧道示范段,改造成为龙舟文化走廊,最终实现珠江公园整体开放。
此外,改造项目还将改造和新建全园缓跑径,建设滨水景观长廊,优化植物空间,完善配套设施等内容,是珠江公园成为融合碧道示范、文化展示、休闲赏景、康体锻炼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公园。
设计目标和达到的效果:
对标国际案例,结合公园建设情况,提出珠江公园的功能定位,打造融合碧道示范、文化展示、休闲赏景、康体锻炼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整体设计方案应满足国家和省、市有关建设方针、政策、规范、规程,景观的布置合理,植物品种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标准、质量要求,满足项目的使用功能和便于维护管理的要求。并提出设计方案的兼容性,使设计方案与现状系统协调,与市域系统、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协调。
设计定位:
珠江公园是一个集观赏、游憩、科普和休闲于一体的市级公园。通过改造提升,优化公园的景观和功能,打造融合碧道示范、文化展示、休闲赏景、康体锻炼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