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平安法治建设“成绩单” 广州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
10月14日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推进平安法治广州建设,提升幸福安全广州温度”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以及天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工作亮点和成效。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广州市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已经连续5年同比下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警情数同比下降28%,立案宗数同比下降44%,均创下历史新低。
在今年8月份揭晓的2019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结果中,广州得分排名全省第一,获得考评优秀等次。据了解,这是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开展该项考评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副省级城市获此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份,广州同样在2019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蝉联第一。广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岳向阳表示,这标志着广州在法治建设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
发布会现场
推进市域治理
晚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3.63%
据广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州公安积极开展打击涉食品药品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破获食药环领域犯罪案件692宗,刑事拘留1140人,逮捕792人。
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警方今年已侦破电信诈骗案3790宗,刑事拘留2977人,逮捕1662人,向事主返还金额近2000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24亿元。
一直以来,广州大力推进市域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来,全市已收网涉黑涉恶专案7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8个,立案查处涉黑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人员73人,处分136人,移送检察机关处理57人。据第三方统计机构调查显示,广州市民群众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区连续6年蝉联广州市平安建设考评第一。据天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凯旋介绍,区里深入开展“十大攻坚战”“飓风”等专项行动,发挥“互联网+侦查”打击违法犯罪威力,今年1-9月份,全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7.9%,实现了案件类警情持续9年下降,有力保障了天河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城市交通拥堵是各大城市的“通病”。为优化交通环境,广州深入推进“智慧新交管”建设应用,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1000多个智能信号控制路口,9条路段设置可变车道,提升路网通行效率。此外,交警部门积极配合推进公交优先、城市规划、路网建设等综合治理举措,持续推广“便民小公交”,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开通线路22条、覆盖“城中村”周边230万居民,稳步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根据相关互联网地图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州的晚高峰拥堵指数同比去年下降3.63%,中心城区全路网工作日晚高峰车速同比提升7.21%。
保障民生权益
追回欠薪1.8亿元
近年来,广州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持续提升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保障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建设。
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62.4万件、办结55.4万件,法官人均结案450件,同比分别上升34.4%、36.6%和26.1%,受理、办结案件数均居全省法院首位。今年1至9月,受理各类案件62.6万件、办结42.6万件,法官人均结案343.7件,同比分别上升18.2%、20.9%和17.9%。
为切实保障民生权益,今年以来,广州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消费等民生领域案件17831件,为10297名务工人员追回拖欠工资1.8亿元。
据会议通报,面对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广州市检察机关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从快从严惩处各类妨害疫情防控和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提前介入,高效办理,批捕“涉疫”案件386件466人,起诉332件392人,为企业发展构筑良好、健康的法治环境。
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广州市司法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广州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编制工作。其中,免强制清单梳理工为全国首创。
目前,广州已累计通过清单形式发布245项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事项,涵盖9个重点行业,涉及主要执法领域,基本实现了监管纠错容错机制的“立体式”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