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元游戏装备误转他人,男子从杭州打“飞的”来广州求助
8月9日,家住杭州的裘先生误将15万元的游戏装备转给另一陌生玩家,由于联系不上对方,担心玩家将装备转卖,裘先生打“飞的”赶到广州,联系游戏出品方网易公司协商此事,并向南都“记者帮”求助。据了解,目前该游戏装备已被网易公司永久冻结。
玩家:转装备给小号时误转他人
裘先生称,自己业余喜欢跟朋友玩网游,投入近百万元购买游戏装备,“有的游戏装备买了保值”。8月9日,裘先生在玩梦幻西游时,误操作将一款价值15万元的游戏装备“七星逐月靴”转给另一陌生玩家,“我本来想转给自己小号的,因为两个人物重叠在一个坐标,快捷键按错,转给对方了!”
这款游戏装备“七星逐月靴”是裘先生从其他玩家那花15万元购得,该装备目前在网易平台上可以看到,其他玩家出售价格也是15万元左右。发现转错后,裘先生尝试和对方玩家留言联系,但对方不予理睬。
裘先生联系游戏出品方网易公司,客服表示是裘先生自己弄错了,没法将装备返还。根据游戏规则,48小时后,对方玩家可以将这款游戏装备进行转卖。
为争取时间拿回装备,次日早上7点,裘先生从杭州乘坐飞机来到广州网易公司总部协商此事。经过多番协商后,工作人员将该游戏装备永久冻结,让裘先生走司法途径拿回装备。
裘先生转错的这件游戏装备。
对方玩家:同意归还,但装备已被网易收回
对方玩家后来通过留言加了裘先生微信,见到微信上,他告诉裘先生,自己对此事并不知情,当天玩完游戏后忘记下号吃饭去了,“儿子玩游戏把我号给下了,我第二天才知道,有个130的鞋子给网易收回了”、“你自己犯的错误自己解决一下了,我没想过要别人的东西”、“网易已经收回了,直接给你就好了”。
裘先生表示,既然该玩家也同意将游戏装备还给自己,双方达成一致,那么网易公司应该将装备物归原主,而不应继续冻结装备。自己如果要走司法途径需要获取玩家的具体信息,目前他对这个玩家的相关信息一无所知,只有其游戏ID号和微信号,网易才有该玩家的实名信息,却因涉及隐私没有向他提供。
因为还有事,裘先生目前已经飞回杭州,他苦恼联系网易相关工作人员比较困难:一开始拨打网易客服电话95163999,“每次是不同的客服接听,我都要把事情再重复说一遍”,即使来到广州后,相关对接工作人员没有留下具体联系方式,只让他继续拨打客服电话,报自己的工号,“打过去只是让我等!”
该游戏装备在网易平台上玩家开的售价约15万元。
网易: 无法判定是单纯误操作 建议走司法途径解决
联系上网易客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经答复过裘先生,如果裘先生对答复不满意,他们会继续向技术部反馈进行申诉,1-3个工作日答复。
网易游戏接待中心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后台数据记录显示,裘先生游戏中的转移操作并无异常,按规定是无法干预以及不可逆转的,而且无法判定装备送人是裘先生单纯的误操作,还是裘先生跟对方有线下交易。客服人员建议裘先生应该走司法途径解决,“需要该玩家跟执法部门沟通清楚,因为我们查到的信息执法部门也可以查到,他们判定出来这个物品是谁的,有协调函给到我们,我们就会直接去操作。”
律师说法: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律师谢鸿嘉表示,首先,像游戏装备这种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虚拟财产,虽然以数据形式存在于特定空间,但因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劳动甚至金钱,所以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具备财产属性。我国《民法总则》与即将实施的《民法典》也都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畴。
谢鸿嘉强调,具备了这个前提,那么本案裘先生不小心将游戏装备送给陌生玩家的行为,其实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转账转错给陌生人的行为是同样的性质,这种事实我们在法律上称之为“不当得利”。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因此,裘先生可以起诉该获利游戏玩家要求返还已收取的游戏装备,若游戏装备已无法返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至于无法从游戏中获得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的问题,可以根据对方游戏ID和相关证据申请法院出具有关调查文件到游戏公司调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