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爱羊城 > 热点资讯 > 广东头条 >  马头庄遗址2200平米先秦遗址 一大批文物曝光

马头庄遗址2200平米先秦遗址 一大批文物曝光

发表时间:2020-07-15 09:34:18  来源:网友上传推荐好文章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次   【】【】【
昨日(7月13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中新知识城北起步区马头庄先秦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成果。

昨日(7月13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中新知识城北起步区马头庄先秦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成果。


广州开发区ZSCB-A5-1地块周边卫星图

据悉,该遗址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两周时期墓葬65座,灰坑149个,柱洞272个,灰沟2条,房址3处;出土陶鼎、陶豆、原始瓷豆、陶器盖、陶器座、陶纺轮、石锛、石铲、石环、玉玦等文物107件/套。

另有宋至清代墓葬4座,灰坑1个,柱洞22个,房址1处;出土瓷碗、陶罐、铁矛等文物8件套。

马头庄遗址发掘区航拍(上北下南)

抢救性考古发掘

广州开发区ZSCB-A5-1地块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北起步区,黄埔区九佛街道红卫村新南社南侧,西邻九龙大道和新南地铁站,南邻在建的穗莞深城际铁路马头庄站。

马头庄遗址在中新知识城位置图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配合该地块出让工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9年11月对地块红线范围进行了调查勘探,在地块西部山岗发现分布范围约2200平方米、文化层深度约1米的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广州开发区ZSCB-A5-1地块内的马头庄先秦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该考古发掘项目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考古发掘现场

马头庄遗址距今约4000年

马头庄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距今约4000年,部分可能晚至夏商之际。清理墓葬17座,墓葬多分布于山顶靠北一带,皆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随葬陶鼎、陶豆、陶罐、双肩石铲、双肩石钺、玉玦等,根据随葬品分布状况推断部分墓葬可能为二次葬。另有灰坑55个、柱洞116个,灰坑和柱洞多分布于山顶靠西一带,出土遗物较少。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文化面貌可见珠三角、粤东、粤北三地的文化因素,与中新知识城发现的茶岭、甘草岭遗址内涵相近。

新石器时代晚期M66全景(西-东)

新石器时代晚期M4全景(南-北)

两周时期遗存是本次考古发现最丰富的遗存。共计发现墓葬48座,灰坑94个、柱洞156个、房址3个、灰坑2条。墓葬亦为竖穴土坑墓,集中分布于山岗南坡,东坡有少量分布,少见随葬品,仅个别墓葬出土少量原始瓷豆、器座等遗物。

过往广州发现的两周时期遗址以墓地为主,本次考古发现清理发掘一批灰坑、柱洞以及房址等遗迹,为研究两周时期古越人居住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两周时期遗物多见泥质印纹硬陶,纹饰有夔纹、方格纹、菱格纹、篦点纹等,器形有陶罐、陶豆等;另有少量原始瓷器、陶器座、砺石、石环等。

宋至清代遗存仅见少量墓葬、灰坑和柱洞,出土遗物较少。据族谱和方志记载,马头庄遗址周边村落建村史可上溯至宋元时期,本次考古发现少量宋至清代墓葬,为研究中新知识城片区宋元以来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据悉,中新知识城所在的黄埔区位于广州历史城区以东,境内地势平缓、岗阜连绵,适宜人类生存。近年来,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和建设工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黄埔区中北部发现丰富的先秦时期文化遗存,极大地充实了广州地区先秦考古材料,为研究距今三四千年前环珠江口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面貌以及与周邻地区的互动交往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本次考古现场一览

?

马头庄遗址T0707两周时期遗迹分布情况(南-北)

马头庄遗址两周时期M62全景(南-北)

马头庄遗址两周时期M33(南-北)

M33出土原始瓷豆

马头庄遗址出土两周时期文物



以上为您带来的“马头庄遗址2200平米先秦遗址 一大批文物曝光”全部内容,更多敬请关注爱羊城(公益网站)!
说明:网友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爱羊城系信息发布平台,爱羊城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