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广州地铁线交汇,白鹅潭或“变身”一大枢纽综合体
未来,广州白鹅潭将有4条地铁交汇——已运营1号线、在建11号线、在建22号线和规划的28号线,拟打造成为枢纽综合体。今天,白鹅潭枢纽综合体联动周边综合开发策划国际联合工作坊举行专家研讨会,发布了白鹅潭枢纽的最新规划。规划显示,白鹅潭站就是现在的1号线芳村站,11号线、28号线站台预计设在1号线下方。白鹅潭站是广州为数不多的四线换乘站。
白鹅潭站:芳村站升级版,接入四条地铁线
据规划,白鹅潭将成为四条地铁线交汇的枢纽,除了1号线之外,一条是在建的11号线(市区环线),两条是十字交叉、时速160公里的市域高速轨道。
“大量老旧建筑,城村、厂居混杂,公共服务配套不成体系,城市更新面临着建设量大、征拆代价较高等条件制约,从2010年至今,白鹅潭片区开展了多轮规划研究,始终难以实施落地。”研讨会上,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鹅潭片区开发策划范围内拆迁量约60万平方米,涉及约1.5万居住人口。
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四线换乘枢纽建设有望为片区带来发展契机,注入新动力。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白鹅潭将有四条地铁接入(1号线、11号线、22号线、28号线),“白鹅潭四线换乘枢纽站位于三环快线体系,具备支撑片区高强度综合开发的交通优势,大容量轨道交通可引领多种城市要素集聚,支撑片区高强度综合开发。同时,显著带动土地升值,保障土地开发经济可行性。”
“白鹅潭站是1号线芳村站的升级版。”该负责人说,“11号线是市区环线,相当于东京的山手线,经过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琶洲、白鹅潭“四个重要枢纽”。22号线、28号线分别是南北向、东西向的市域快速轨道,可连通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
28号线:横贯广佛,经过白鹅潭、琶洲西区
白鹅潭交通枢纽规划出炉,随之,22号线延长线、28号线两条市域高速轨道相关规划也初见端倪。
目前市民最熟悉的地铁1号线是广州第一条地铁线, 连接了广州的传统商业中心,如广州东站、体育西、公元前、西门口、长寿路、芳村等,为重要的东西向大动脉;地铁11号线为广州唯一一条环线:接驳了广州大部分地铁线网,串通各区域。
而在建的地铁22号线为广州第一条快线,目的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时速达160km,途经广州南站半小时到万顷沙枢纽,从而连通中山、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城市。规划中的28号线为远期城际快线,西起佛山、东到新塘。
据28号线现阶段的规划内容,28号线西起佛山,进入广州,经过白鹅潭,其后沿海珠岛北岸行进,穿过琶洲岛,过江进入黄埔区,继续往东开往增城新塘。关于广州段的设站,目前较明朗的是白鹅潭站,换乘1号线、11号线、22号线。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说:“白鹅潭站就是现在的1号线芳村站,11号线、28号线站台预计设在1号线下方。”
22号线(白鹅潭-番禺广场)方面,南都记者会上获悉,根据现阶段的方案,线路在白鹅潭继续往北延伸,经过棠溪站(又名白云站),开往白云机场。此外,线路在番禺广场往南延伸,经过庆盛站接驳高铁,进入南沙,或继续延至东莞。
广州西部交通提速
四线换乘,四向联通珠江两岸、广佛两市,这意味着,未来白鹅潭片区出行将大大提速——未来,15分钟可达荔湾南片区及广州老城区、广州南站;30分钟可达珠江新城、佛山中心区、白云站;45分钟可达市桥、佛山西站;60分钟可达南沙副中心、中新知识城、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白云机场。
如何以枢纽综合体带动周边片区提升?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可构建珠江隧道——花地大道立体步行平台,实现地铁枢纽站与周边公园、花地河及珠江水系的一体化连通,构建高品质地上人行系统。综合考虑四线地铁站工程条件,打造地下贯通交通系统,强化地上地下步行交通联系。
广州地铁集团表示,广州地铁积极谋划“枢纽+社区+产业”的新型城市发展布局,以轨道交通枢纽站为基础配套,立足城市长远发展,建设打造产业发展载体,白鹅潭枢纽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示范点。白鹅潭项目结合TOD理念,盘活土地,进行功能的有机整合;在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做好公共服务、增值服务;在空间规划上,进行产业导入,带动商业发展;结合地铁车站,解决车站及周边半径区域发展问题,广州地铁将积极促进项目落地,支持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