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再显成效
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2019年,省民政厅、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把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延期至今年6月底。全省各级民政、公安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省民政厅、公安厅的决策部署,各地发扬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作风,扎实推进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再显工作新成效。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全省各地共打击整治涉嫌非法社会组织42家,其中社团34家,民非8家;已处置39家,其中引导登记5家,取缔2家,劝散20家,自行解散6家,移送公安4家、移送其他部门2家。
以点带面同步出击 开展“地毯式”摸查
全省各级民政系统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对发现的非法社会组织进行科学分类,精准施策,建立黑名单,并持续跟踪监督,纠建并举,避免“死灰复燃”,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至4月底止,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均下发了2019年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河源、肇庆还召开了专项会议进行部署,整体工作进展较好的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河源、江门、阳江、肇庆等市。广州市多方深挖线索,坚决打击整治各类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发现、处置涉嫌非法社会组织9家。深圳市扩大信息收集触角、畅通电子举报渠道。梅州、中山、茂名、清远市及时发现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并对其进行引导登记、劝散、取缔、移送等处理。全省大部分市县民政、公安部门均配备专人、安排专门场所用于专项行动工作。
以点连线携手同行 避免“单打独斗”场面
全省各级建立了由民政、公安牵头,工商、教育、法制、网信、宣传等多部门参与的社会组织联合执法机制,广泛发动社会群众参与,织牢打击整治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行动法网。对多家涉嫌非法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引导登记,并通过建立白黑名单、加强媒体宣传等方式,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长效机制,让非法社会组织无所遁形。
下一步,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查漏补缺,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案件零报送县区进行重点指导,消灭空白点。加强各部门间合作,畅通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加强舆情研判分析和舆论宣传,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以实际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