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中学食堂作为典型的高大空间公共建筑(面积5500㎡,层高12米),地处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区:
极端气温:历史最低-22℃,年温差高达63℃
传统供暖痛点:▸ 集中供暖年费用高达36万元,且存在温度不均问题▸ 热力管网热损失严重,能源利用率不足50%▸ 碳排放量超出教育机构"绿色校园"建设标准
伟而特红外供暖实战数据:节能与效能的完美平衡
运行成本断崖式下降
对比项
集中供暖
伟而特红外供暖
节能效果
年采暖费用
36万元
4.29万元
降低88%
能源类型
燃煤
电能
零直接碳排放
升温效率
3-4小时
30分钟
提速6倍
数据来源:2018-2019采暖季实际运营对比
2. 技术突破高大空间供暖瓶颈
精准定向加热:红外辐射直接作用于师生就餐区域,解决12米层高导致的"上热下冷"难题
智能分区控制:根据用餐时间调节温度,避免非使用时段能源浪费
极端气候适应性:在-22℃低温环境下仍可保持室内18℃以上(业主验收实测数据)
双碳战略下的环保价值
年减碳量达142吨:相当于13亩人工林年碳汇量(按替代燃煤计算)
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8%:较集中供暖系统提升近1倍
行业启示:重新定义高寒地区供暖标准
该项目验证了伟而特红外供暖在西北地区的三大核心优势:
经济性:3个月即可收回改造成本(相比原供暖费节省额计算)
可靠性:无管网冻裂风险,无维护成本
政策性:完全符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对公共建筑的要求
和田中学食堂的实践表明,伟而特红外供暖不仅破解了"高空间+低气温"的供暖困局,更以88%的节能率和零污染排放,为西北地区落实"双碳"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当传统供暖方式仍在与高能耗博弈时,伟而特红外供暖已悄然掀起一场绿色供暖革命。
(注:文中碳排放数据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测算)
【延伸阅读】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21-2025年)》
《高大空间建筑供暖技术规程》T/CECS 806-2021